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 商和西周 > 西周的政治制度 > 宗法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8 题号:19462351
周代初期,人们特别重视兄弟情感,《诗经》中有许多关于兄弟情感的政治伦理咏唱诗,《尚书》中也有诸多周王以诏策劝勉兄弟间要“友”“和”“合”的记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血缘宗法政治体系的形成B.消除分封失衡产生的矛盾
C.鉴于前代兄弟不睦的教训D.维护王权独尊地位的需要
【知识点】 宗法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宗法制。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
C.五常。仁,义,礼,智,信。
D.七庙。用来供奉祖先,从右至左依次有太祖,二,三,四,五,六,七世庙排列。
2018-08-08更新 | 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官僚政治开始形成B.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2021-01-10更新 | 12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据史载,明清时期,建宗祠、修宗谱、定族规的风气极为兴盛,几乎没有不立祠堂的宗族。安徽歙县棠樾鲍氏是明清著名的商人世家,资财雄厚,其宗祠建于棠樾村口,祠前石路上至今耸立着七座由明清两代帝王御赐匾额的石牌坊,足见当年之壮观。祠堂祭祖是宗族最重要的活动,族中16岁以上的男子必须出席祭礼,族人违犯族规家法,要在祠堂以祖先的名义执行处罚。这说明
A.宗祠兴盛与当地经商风气直接相关
B.宗族势力发展对中央集权明显不利
C.传统礼教因宗族势力发展而焕发生机
D.中国古代具有家国一体的文化特质
2019-03-26更新 | 5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