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19514103
如表是部分法家代表人物的活动经历,这主要反映了(        
代表人物籍贯游学(从政)国家改革国家
李悝卫国卫国、魏国魏国
吴起卫国卫国、鲁国、魏国、楚国楚国
商鞅卫国卫国、魏国、秦国秦国
申不害郑国郑国、韩国韩国
李斯楚国楚国、齐国、秦国秦国
A.法家学说是各国的主流思想B.春秋时期士阶层的进取精神
C.改革者的经历影响改革成败D.战国呈现“士无定主”的局面
【知识点】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下列秦国采取的措施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废除井田制B.统一车轨文字C.修建都江堰D.招纳各国人才
2022-11-03更新 | 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世代高官今不再,厚禄被削特权消。二十级爵靠军功,唯军为荣民尚武。”诗中所描写的措施对秦国的影响有 (  )
①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③使得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
2018-09-12更新 | 1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商鞅变法后,秦国出现了“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主要是由于
A.实行连坐法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D.改革社会风俗
2018-04-10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