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19531406
魏晋南北朝时,佛与菩萨的造像艺术具有较强的印度特质,姿态呆板、样式单一。宋代以后,观音造像的形象变化也是佛教雕塑艺术世俗化的典型体现,民间百姓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渡海观音、送子观音、千手观音、药师观音等形象。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B.三教合流趋势日渐明显
C.佛教呈现本土化特征D.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增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南朝思想家范缜在《神灭论》中提出:“形即神也,神即形也。”他认为,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就归于消灭。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A.国家强盛政治清明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科学技术快速发展D.佛教文化盛行
2023-03-01更新 | 1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内留下了许多祈愿文字,如“愿以此福,上为皇帝陛下、太皇太后、皇子,德合乾坤,威蹦转轮,神被四天,国祚永康”“子孙兴茂,绍隆家嗣”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佛教冲击了儒学权威
C.胡汉民族的交融加深D.文化呈现出融合趋势
2024-05-14更新 | 1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东晋时期,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这反映了(    
A.道教发展超过儒学B.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
C.儒学符合民间需求D.道教思想与儒学的融合
2023-11-19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