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填空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 题号:19936651
政治制度
(1)中枢机构的演化
①明朝:1380年,明太祖废除_____和宰相。明成祖在位时设立内阁制。
②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_,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中央集权的演化
①明初:废行中书省,后向各省派出_____、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②清朝:巡抚成了一省长官。明清时期形成省、_____、县三级行政制度。
(3)张居正改革
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措施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_____,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_____相对缓和;封建统治危机得到缓解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时间中枢机构的变化具体内容意义
西汉 汉承秦制;汉武帝设立_____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_____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以丞相为首的_____权力被大大削弱。
东汉刘秀将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_____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_____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议政的地方叫_____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宋朝_____省,设枢密院、_____分割相权 。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_____分割宰相的权力。分割宰相,加强皇权。
元朝 实行_____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中枢权力再度集中。
明朝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_____,权分六部。建立_____ 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清朝清承明制;雍正帝设_____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2023-01-28更新 | 13次组卷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2】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时间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意义
西汉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实行____、县二级制;汉初还包括________。景帝、____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郡县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东汉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____”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____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____、干弱枝强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和节度使权力的扩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分裂割据局面
隋唐①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②唐朝根据____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____机构
③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____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____势力
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____
元朝____,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朝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________分割;后朝廷又向各省派出____、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明清时期地方分权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巩固国家统一
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明清时期,省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____行政制度

2023-03-26更新 | 36次组卷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3】时代的特性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请将下列左侧中国古代史的各个时期与右侧的主要特征相对应(用序号表示)。



西周:________春秋战国:________秦朝:________唐朝:________两宋:________明朝:________
2023-08-03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