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填空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 题号:19936659
边疆管理
(1)明代
①北方:修筑长城,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_____”。开放_____,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②东北、西北和西南:设都司、卫、所、土司等机构进行管理,卫所和土司官员由_____世袭任职,统领部属。
③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_____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并通过贡赐、_____进行经济交流。
(2)清代
①联姻:通过_____,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_____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③册封: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__________等。
④“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_____进行管理。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1】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时间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意义
西汉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实行郡、县二级制, 汉初实行_____制;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郡县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东汉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_____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_____,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和_____权力的扩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分裂割据局面。
隋唐①隋朝实行_____二级制,唐朝沿用 ;
②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③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
唐后期形成_____局面,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_____、州(府)、县三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宋朝统治。
元朝设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_____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有效地巩固元朝对全国统治。
明朝 废行省设_____(即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_、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朝廷又向各省派出_____、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明清时期地方分权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清朝清沿明制;_____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_____三级行政制度。

2023-01-28更新 | 20次组卷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中央行政体制
西汉
汉承秦制,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设立________。中朝:又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使外朝丞相权力大大削弱,加强了皇权。
西汉晚期后,三公制取代丞相制,________的权力逐渐增大。
东汉:刘秀将__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魏晋:三省体制逐渐形成。
隋唐:________
(1)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与出令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
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2)评价:三省职责明确,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并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宋朝:________
宋朝设置三省六部制,但职能废弛瘫痪。
承唐制,另设中书门下,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
元朝:实行________,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明朝:
(1)明太祖________,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
(2)内阁制:内阁大学士________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是________,无决策权。
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
清朝:________
特点:简、速、密。地位: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影响: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总结: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朝代政策(措施)影响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加强了君权
西汉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了君权
东汉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加强了君权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权,是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的重要表现
宋朝设立中书门下省;后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加强了君权
元朝实行一省制(设立中书省)削弱了君权
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时,形成内阁。加强了君权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趋势:君权不断强化,相权逐步分散、削弱、直至废除。
2023-06-08更新 | 44次组卷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3】监察制度
(1)建立了以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御史中丞成为国家最高监察官。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置____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2022-09-15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