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6 题号:19997327
商鞅认为如果减少“商贾技巧之人”,则“声服无通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休居不听,则气不淫。行作不顾,则意必壹”。由此可知,商鞅“抑商”的重要目的是(     
A.整顿社会风气B.维护奴隶制度C.增加财政收入D.巩固郡县制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据《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表明商鞅主张(  )
A.重视农业B.控制人民C.君主专制D.奖励军功
2022-11-20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楚设县,由国君委派官员管理;晋国设县,多用作赏赐卿大夫。经过春秋的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时,秦楚仍为强国,而晋则被卿大夫韩、赵、魏三国所瓜分。导致晋国与秦楚命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设县最初目的存在差异B.坚持了传统的分封制
C.对地方势力的有效掌控D.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2-08-01更新 | 1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不利于小农经济的产生B.推行抑商的经济政策
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D.是对井田制度的改革
2022-08-27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