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2015816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2年夏天,德军进逼苏联重镇斯大林格勒,斯大林多次致信丘吉尔,丘吉尔才于1942627日下令开出了由护航队、紧急支援舰队和打击舰队组成的数量庞大、载货量前所未有的盟军PQ17船队。丘吉尔决心以PQ17船队为诱饵,诱出德国海军主力“提尔皮茨”号,永绝北极航线上的大患。至71日,船队被德国潜艇发现,配合空军袭击船队。与此同时,以“提尔皮茨”号为主力的德国水面舰队也在火速逼近。而PQ17打击舰队因流冰所阻无法加入战斗,运输船完全暴露在德国潜艇和空军面前。一个月后,只有3艘商船或其他船只载着7万吨货物到达苏联港口。但是,永远沉没在了北极海底。

——摘编自《二战杀机:北极航线上的恐怖大屠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同盟国与德国在北极航线发生大规模海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PQ﹣17运输船队遭遇重创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皮洛夫在德国国会发表演讲称:“德国人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得到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给自己留下天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中去,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

材料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这样新德国又不能不沿着从前的骑士所走的道路进军,以求用德国的剑使德国的犁有土可耕,使德国民族有饭可吃。”“我们要停止日耳曼人老是在欧洲南进和西进的脚步,而把目光转向东方国家……”

材料三“应该集中全力来积极和法国作一番最后较量,并投入一次一决雌雄的最后决战……为的是要使我们民族在消灭法国以后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张。”

(1)根据材料二,说明“东方国家”主要指谁?为什么要把目光转向“东方国家”?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希特勒为什么认为“在消灭法国以后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张”?

(3)希特勒采取哪些做法“积极和法国作一番最后较量”并“一决雌雄”?

(4)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皮洛夫、希特勒发表以上论调的目的是什么?

2018-02-21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而这次战争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除了英、德两国之外,包括同属英联邦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等国的空勤人员也投入英军;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国家的流亡政府,包括波兰、法国等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英国的行列;当时属于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与英国并肩作战。同时,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雷达的国家,并且拥有四个发动机的大型轰炸机。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这场不列颠之战实为空战史上所罕见。但是,英国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军民并没有被法西斯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们万众一心,坚持抗战。直到1941年5月,英国彻底粉碎了德国征服不列颠的企图,并打乱了希特勒称霸世界的原定战略计划,使英国成为西欧抵抗运动的领导中心和盟军战略反攻的基地。而德国在进攻英国失败后,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困境,在战略上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五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不列颠之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列颠之战产生的影响。
2019-03-27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

材料二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作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已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基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

----------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是指何事?
2018-10-16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