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607946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皮洛夫在德国国会发表演讲称:“德国人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得到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给自己留下天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中去,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

材料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这样新德国又不能不沿着从前的骑士所走的道路进军,以求用德国的剑使德国的犁有土可耕,使德国民族有饭可吃。”“我们要停止日耳曼人老是在欧洲南进和西进的脚步,而把目光转向东方国家……”

材料三“应该集中全力来积极和法国作一番最后较量,并投入一次一决雌雄的最后决战……为的是要使我们民族在消灭法国以后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张。”

(1)根据材料二,说明“东方国家”主要指谁?为什么要把目光转向“东方国家”?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希特勒为什么认为“在消灭法国以后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张”?

(3)希特勒采取哪些做法“积极和法国作一番最后较量”并“一决雌雄”?

(4)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皮洛夫、希特勒发表以上论调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反共产国际协定》签字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说:“形式上我们还要把苏联当作主要敌人。”日本驻英大使吉田茂说:“尽管军部说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但这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

材料二   希特勒曾对他的党羽说:“我们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材料三   1937年11月,张伯伦的特使哈里法克斯在德国对希特勒说:“德国作出了伟大贡献。通过摒弃共产主义于自己国家之外、也使共产主义不能继续向西扩张。”希特勒表示:“欧洲唯一的灾祸,就是布尔什维主义,其余的一切都是可以调整的。”

——以上均摘编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里宾特洛甫和吉田茂的话反映了德日签约的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德国对布尔什维主义、共产主义的态度是什么?希特勒道出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3)材料三中,哈里法克斯的话说明英国是否已经识破了德国的真实企图?准备对德国推行什么政策?
(4)材料三中,希特勒表示“其余的一切都是可以调整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何体现?
2019-08-21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注释:197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向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下跪。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勃兰特之跪”发生的背景。
(2)图2漫画反映了哪些信息?和图1相比,给你什么启示?
2016-12-12更新 | 6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时期,中国是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逐渐成为“四大国”之一。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美开始有了共同的敌人日本,中国抗日战场的地位上升。1942年元旦,26个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四大国”之一身份出现在战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据此,中国有权参与各大国之间为结束战争而采取的协调行动,有权参与筹建联合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扮演大国角色。1943年12月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表示团结一致,决心把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并规定战后把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开罗会议是战时中国外交的最高峰,标志着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达到顶峰。

——摘编自向冬梅《二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析论》

(1)根据材料,概述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确立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得以确立的原因。
2019-04-30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