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02970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指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洛邑),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禹铸九鼎,三代视之为国宝。楚王问鼎,有取而代周之意。

材料二   春秋各国交战材料

各国交战次数大国兼并小国数目
宋国与郑国52齐桓公兼并35小国
齐国与鲁国25晋献公兼并19小国
晋国与楚国22楚庄王兼并36小国
吴国与楚国24秦穆公兼并20小国
吴国与越国10

材料三   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1)材料一、二反映了那些历史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图


材料二  “百家争鸣”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司马迁“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针对这两个学派而概括的……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趋势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所呈现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的角度阐述这一局面形成的重要历史意义。
2023-11-15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形式上讲,春秋时期各大诸侯国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也不断对周边的小国发动了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目越来越少,逐步实现着局部统一。从经济上讲,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之间经济交往频繁。从民族关系上讲,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增强,“华夷之辨”日益淡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   汉武帝听说匈奴的宿敌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志,于是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希望能够形成合力夹击匈奴的军事联盟……(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与西域的通使往来十分频繁,民间商贸也得到发展。唐人诗作中,博望侯(张骞)已经成为英雄主义的一种文化象征。

——黎东方、王子今《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秦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为以后的国家统一孕育了哪些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意义。
2023-10-17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不同历史时期地图信息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比较图1和图2,提取有关春秋、战国期间的历史变迁信息。
(2)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认识。
2023-12-10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