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8 题号:20725166
北宋年间,族内慈善救助活动由临时性救助演变为经常性的社会救助行为。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如据《吴县志》记载,范仲淹“尽以俸银买田于苏州,号曰义庄,赡养宗族,无问亲疏,日有食,岁有衣,婚嫁凶葬咸有赡养”。这反映了宋朝(     
A.基层救助呈现多样化特征B.地方官员更加热衷于慈善事业
C.官方的救济体制日趋瓦解D.宗族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增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宋代设立义庄以恤族,恤族又可睦族,且义庄实行“择族之长而贤者”管理的措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团结有序和稳定的社会群体,在“义”和“利”之间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隐蔽纽带。据此可知,宋代设立义庄
A.旨在减少官民之间的冲突B.削弱了地方宗族势力
C.是族长主导的救济模式D.有利于稳定地方秩序
2021-11-26更新 | 3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北宋仁宗时,京城谷物价格过高,朝廷利用常平司的米来平抑价格,救济贫民。在地方设置的转运司是负责税赋的机构,而在灾害发生时它也是发放粮食和钱财的机构,负责赈贷事宜。这反映了北宋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C.救济方式的多样化D.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022-03-20更新 | 1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隋文帝命令西北诸州,将民间组织管理的义仓改归由州或县管理,劝募捐助谷物的形式也改为按户等定额征税,其他诸州的义仓以后也照此办理。这说明隋朝政府(     
A.强化了经济管理职能B.加大了社会救济力度
C.革新了赋税征收形式D.调整了地方行政制度
2024-01-19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