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2 题号:20732076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特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和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

——摘编自罗文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与理论逻辑》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中华文明特性的认知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世界其他某一文明的一个或几个特性,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列出文明名称及特性,阐释时须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沙皇俄国利用中国东北边疆地区人口稀少、存在大量真空地带的机会,采用先实施武装移民、强行占领,后逼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既成事实在法律上“合法化”的手段,鲸吞中国东北边疆大片领土。在部分开明官员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反思其边疆政策,在东北地区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甲午中日战后,日本逐渐控制朝鲜,于是利用中朝边界问题大做文章,企图以邻为壑,视比其自身国土广阔数倍的中国东北地区为最佳殖民地区,庚子之变以后,在东北边患日益加剧的同时,全中国也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峻形势,清政府被迫发起新政运动,“清政府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的最高潮,也是推行新政的重要历史时期,因而把移民实边政策作为一项主要的边疆政策纳入新政的轨道是理所当然的”。

——摘编自高强《清末东北移民实边政策述论》

材料二   咸丰年间,山东人应募开发漠河金矿,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漠河很快就成为繁华的边境城镇。同治初年,许多山东破产农民“闯关东”谋生,有“木把头”招雇他们入林伐木,这是中国资本主义伐木业的雏形,采伐逐渐扩展到松花江和大、小兴安岭。交通运输业中从事艰苦创业劳动的,大多也是吃苦耐劳的山东人。山东移民的大量迁入,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还带来了农作物的新品种,摆脱了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很多少数民族也开始出现“屯居者渐习汉语”。同时,山东等关内移民也改变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信仰、服装以及饮食习惯。清末东三省逐渐成为日俄帝国主义的角逐之地,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也妄图对我国东北进行侵略。但是鲁人等汉移民的到来,促进了黑龙江一批新的城镇村落的兴起,一改过去千里荒芜的旧貌,遏制了沙俄侵略势力的扩张。

——摘编自张光宇《清代山东移民黑龙江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的作用。
2024-02-28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的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材料二   1939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以后,德意志第三帝国依据其拓展德意志人生存空间……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建立“德国人移民区”的殖民历史进程。但到1944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在安置难民过程中,德国的农村地区比那些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但两个德国之间的难民的流动依然继续,东德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西德,苏联因此在1961年修筑了柏林墙……被战争破坏和被分裂的德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难民安置,盟国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置……德国的外迁难民在这一时期受到西方接纳国家的欢迎。从1946年到1961年,总共有77.97万德国人迁居海外,大量的高素质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移民到了其他西方国家。

——据宋全成《论“二战”后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整理


(1)指出材料中“人口移动理论”中所列举的两种移民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结合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分析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情况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德国难民问题的成因和安置的特点。
2023-03-12更新 | 1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口迁徙中的文明史



——据【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据【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反映的人口移动的主体,说明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图,说说你的设计并阐明理由。
2022-11-22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