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2076735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中国古代以官僚制度为特征的国家制度在这一时期的继承与创新中走向成熟。

——田家伟赵媛媛《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探索》

(1)举例说明隋唐时期国家制度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建国初,太祖首先解除了镇和禁军将领的兵权,实行了官兵分离。在中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库,悉隶三司。”这样宰相的权力实际是被分割和缩小了。节度使的所有大权被收回以后,太祖用文人知州,差遣朝廷常参官带着原职原体去管理州或县的政务。“由是内外所授官,多非本职,惟以差遣为资历。”

可是,太祖对地方还不放心,又陆续地在各州设置了通判,通判与知州分廷抗礼,使其互相牵制,这样就多了一层机构,造成了重叠。太祖为了收回财政和经济大权,又在各地设置了转运使、判官、监当和提点刑狱等名目很多的机构和官职在每个机构的下属又设立许多幕职官。

——摘编自赵胜《试论北宋的官僚政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官僚政治的特点及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1)材料一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

2017-11-11更新 | 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专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尤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全面推广于哪个朝代?郡县制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特点?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着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消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分析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2020-10-09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制的核心内容是三省并重和三省分权。唐代虽然保存着三省的机构,但完全破坏了这一核心内容。唐代初年,唐高祖就已经认识到三省分权的弊端,并设置政事堂取代三省作为国家政治中枢。设立政事堂的原因是:“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参与政事堂会议的最初是三省长官,后来多由他官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的身份参加,有这些身份的就是真宰相。在唐玄宗时,政事堂已经成为凌驾于三省之上的宰相府,……凡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并交由三省签字执行,虽然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封驳的职权名义上还在,但三省并重、分权制衡的机制已经被严重弱化。

——焦培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四个理解误区》

材料二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为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枢体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朝中枢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钱穆的观点。
2024-01-23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