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0820138
中山国是春秋中后期由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一个国家,其疆域范围大部分在今天的河北省保定、石家庄。在战国时,中山国统治者推崇儒学,举士朝贤,战士懦而民务名。战国时期,中山国采取的这些举措(     
A.适应了征伐割据的时代需要B.进一步扩大了其统治疆域
C.得益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D.有利于增强华夏认同观念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初期,诸侯国中只有姬姓的鲁、蔡、卫、晋、郑、燕等诸侯国被称为“诸夏”。到战国时期,曾被看作蛮夷的秦、楚、越等地处边远或外姓的诸侯国也被称为“诸夏”。这说明
A.国家逐渐走向统一B.华夏认同观念发展
C.各国地位趋于平等D.蛮夷观念遭到摈弃
2021-10-31更新 | 1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从春秋到战国,我国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周边各族
A.大量迁居黄河流域B.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
C.华夏认同不断发展D.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
2021-08-31更新 | 1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战国时期,“蛮夷猾(侵扰)夏”已不再是主要矛盾,人们已能用比较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民族差异,进而至于客观地评价异族的文化,采取学习吸收、为我所用的正确态度。这说明了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地缘政治逐渐被打破
C.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D.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2021-10-12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