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0849996
儒家讲究仪表端庄,循规蹈矩,但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或过分讲究化妆,艳装浓粉;或不修边幅,放浪形骸,正如后人所述:“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言,绰约嫣然。”据此推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A.佛教盛行并渐趋本土化B.政权更替频繁导致社会动荡
C.道教兴起之后迅速传播D.民族交往密切形成交融局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们崇尚虚无。在穿着上已很少穿传统的服饰,他们穿衣袒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家伦理规范无力B.民族交融影响服饰
C.受道教思想的影响D.衣服形制发生变化
2024-01-14更新 | 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高祖下令道教为先,儒教次之,佛教最后的三教排序,并拜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也改武后时期崇佛的行为,重新提振道教,接续崇道政策,加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这些做法(     
A.确立了道教的皇家统治权威B.摧毁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神化了皇室以提升皇权神威D.催生了寻求长生不老的风气
2023-02-11更新 | 1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魏晋时期,玄学兴起。早期代表人物何晏、王弼以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又以道家的“自然”为无,儒家的“名教”为有,从而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标准提供了道家的哲学依据。玄学的兴起(     
A.改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推动了佛教的传播
C.促进了儒学的哲理化倾向D.冲击了儒家伦理道德
2023-11-12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