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墨家、法家的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20872752
管子说:“凡国君之器重,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隆礼重法B.尚法尊君C.崇德敬天D.尊法尚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集权B.君臣共理国政C.君权兼并相权D.君臣分工明确
2016-11-18更新 | 6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古代思想家申不害(前385-前337年)认为,国君要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和驾驭,国君是国家的根本,臣下只是工具而已;臣下要尽忠职守,做好分内之事,而对职权外的事要“虽知弗言”,不许逾越权限。这一主张(     
A.奠定了外儒内法的理论基础B.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C.顺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D.实现了儒法两家思想的合流
2024-01-30更新 | 3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故明主之行制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禁诛于私家……”材料反映了
A.董仲舒“君为臣纲”的思想B.商鞅“缘法而治”的思想
C.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D.荀子“天行有常”的思想
2020-12-22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