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0877957
汉承秦制,重要事务先由丞相组织百官朝议。汉代朝议本身虽不能做出决定,但可以向皇帝提供意见,由皇帝选择决定。这说明汉朝(     
A.朝议对皇权没有制约B.相权比秦朝有所扩大
C.决策过程有理性成分D.朝议制度已有名无实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宋朝州县长官叫“知州”、“知县”,全称“权知某军州(县)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县)”指民政。宋代“知州”、“知县”的设立表明
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
B.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
C.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2019-05-04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     
A.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B.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
C.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力
2020-11-18更新 | 2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明太祖朱元璋作《铁榜文》申戒公侯,编《臣戒录》教育臣僚,编《逆臣录》警示大臣。上述举措意在
A.加强君主专制B.强化中央集权
C.削弱宰相权力D.完善监察制度
2020-08-15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