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0889143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点也是不错的。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之身份。……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说明汉初的分封与周代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分封的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对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尚书省的职权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朝的三省制。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汉隋唐制度创新】

材料一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差异与冲突。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成或个别大臣专权基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乘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政治制度创新表现。
2023-11-23更新 | 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封建”与“分封”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瘘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



图3

图4

(1)简释材料一中“封建”的含义?写出这一制度的消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异同。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原因。
2021-12-10更新 | 1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陆贾两次出使南越,都获得了政治上的成功。秦汉之际,秦南海龙川令赵佗,乘中原战乱,攻占桂林、象郡等,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刘邦遣陆贾使南越,见赵佗梳南越人的发式,箕倨而坐,非常生气地说:“足下是中国人,亲戚和祖坟都在真定……如汉闻之,掘足下先人之冢,夷灭宗族,遣一偏将,率十万之众临越,越人杀足下降汉,易如反掌。”后赵佗从属于汉,汉与南越从对立变为一家。吕后听有司之言,禁止铁器、牛马羊等输往南越,遏制南越的发展。赵佗三次遣使,请求吕后解除禁令,毫无结果。于是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国边城,并以金钱收买,使闽越,西瓯等归属于他。文帝即位后,复拜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陆贾至南越,责备赵佗自立为帝。赵佗恐,去帝号,自称蛮夷大长老,从此,南越与汉长期和睦相处。

——根据司马迁《史记·陆贾列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陆贾出使南越获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贾使南越归汉的意义。
2024-04-03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