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5 题号:20993938
733年,唐朝设采访处置使,分十五道监察州、县官吏,职权甚重,可罢免州刺史;758年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史之职,凡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这一改变(     
A.完善了监察制度B.提高了行政效率C.加强了基层教化D.不利于中央集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上述现象反映出(     
A.军功阶层长期把持朝政B.汉匈之间战争绵延不绝
C.中央行政中枢权力调整D.外戚宦官交替执掌政权
2024-04-18更新 | 3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明史》对内阁的解释为“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内阁大学士详诸司奏启而已,又名内阁”。这一解释凸显了内阁(     
A.成为法律上行政中枢机构B.作为秘书机构的职能
C.成为宰相制度终结的根源D.基本具备宰相的实权
2022-10-04更新 | 1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东汉初期,地方官多担任过尚书一职,作为皇帝近臣负责文书工作。但到东汉中后期,地方官多出身为郡县长官选任的属吏。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削弱B.地方体制的异变
C.治国理念的变化D.基层治理的完善
2020-11-10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