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2108735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

——摘编自王玉冲《汉武帝治边方略》

材料二   唐朝治边思想是对汉末以降几百年间民族冲突与融合进程中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唐皇室在治边思想上有较少的夷夏意识。唐高祖提出要“追革前弊……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治边指导方针。唐太宗曾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怀之以文德的羁縻之策是唐朝在确立“君臣之位”光环下统驭边疆的手段。唐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落,边疆地方势力开始抬头,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摘编自刘俊珂《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王朝治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治边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策略。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至隋唐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三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他们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朝声威远扬,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贞观十四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过唐朝加封,南诏王多次派遣弟子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西北设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大都护府,东北设安东大都护府,南方设安南大都护府。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材料四   值得注意的是,唐王朝皇帝家族的血统中具有北方民族的基因,特别是突厥人的基因。例如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无忌就是突厥人,唐太宗的一些姐妹也与突厥人通婚。因此唐太宗才会说:“自古皆贵华夏贱四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其中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其汉化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及其指导思想。
2023-10-18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设立象胥,主要职责是对来自各地的使者们“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秦代及之后的汉族王朝大多设有专门负责外交公文翻译的官职和机构。与汉族王朝不同,少数民族政权大多实行多语政策。元朝专门设立蒙古翰林院,“掌译写一切文字,及颁降玺书,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清朝历代皇帝均重视翻译事业,并特设翻译庶吉士。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设置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1949年)、中共中央编译局(1953年)和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1955年)三个国家级翻译机构,逐步实现了中国国家翻译实践的制度化,国家翻译实践机制也走向成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对外翻译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不仅成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升国际话语权不可或缺的方式,也成为中国参与国际治理的手段和媒介。翻译在中国一直作为治理方式加以实施,翻译与中国国家治理之间有着深厚的内生性演化历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国家翻译实践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参与全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高玉霞任东升《基于国家治理的翻译史书写:理据与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翻译的特点和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中国翻译事业发展的认识。
2022-11-12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三


      
                           秦朝形势图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的秦朝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比较秦朝和唐朝前期的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盛唐的特点。
2021-12-06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