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2 题号:211308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灾异思想一直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天谴灾异说”,将国家发生的各种异常自然现象的原因归结为统治者“失道”“失德”。南宋时朱熹也大力提倡禳弭救灾的思想。“天人感应”与“灾异天谴论”的儒家理念使封建君臣在灾荒时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为救灾尽心尽力。同时,儒家也支持进行求神禳灾等祭祀活动,虽然这种活动并不能,也不会真正起到禳灾作用,但它一方面向全社会表明国家对灾害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对民众的关心,并为那些无望的灾民提供了一线战胜灾害的希望。

——摘编自王红霞《中国古代的灾荒与儒家的生命力——以儒家荒政思想为视角的考察》

材料二   从乡村底层走上权力巅峰的明太祖,对荒政破败与王朝衰亡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体会,洪武元年(1368年)他就曾明确告诫臣下:“恤其老……恤其幼……天下之老幼咸悦矣,其心有不归者,寡焉!”在频繁实施赈恤的过程中,明初荒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一,将救荒的行政权力统一集中到户部,使户部担负起“以积贮之政恤民困”的职责。其二,明确了“不拘时限”的报灾之法,“勘灾既实,尽与蠲免”的蠲免之法,“大口六斗,小口三斗,五岁以下不与”的赈济标准和“务使饥民切沾其利”的赈济原则。其三,构筑了“遣御史巡行以广耳目”的监察网络和耆民报灾制度,制定了严厉的灾荒行政奖惩政策,有效遏制了官员在荒政中的懈怠和责任推卸等行为。

——摘编自杨乙丹、卢勇《明代灾荒赈贷制度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灾异思想给古代赈灾工作带来的影响。从灾异思想中指出儒家思想具有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太祖赈灾的根本目的及取得一定成效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0年,法国塞纳河爆发特大洪水,巴黎城市议会召开紧急会议,经投票通过了救援的具体事项。政府调集了军方和全国其他地区的船只用于首都救援。救灾的相关报道登上了第二天法国各大报纸的头版,民众都在传播政府对巴黎进行救援的言论。同时,法国的民间团体组织了大量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参与救灾,缓解了法国政府救援的压力。洪水消退后,巴黎市政厅组织了专业人员对本次洪水进行评估,针对洪水期间市政建设暴露出的缺点,政府对其进行了改进。

-摘编自滕子辰《1910年塞纳河洪水与巴黎市政建设》

材料二   1939年,百年不遇的洪灾侵袭天津,日军防卫司令部召开救灾会议,决定由日军统制救灾事务。期间日军封锁租界,坐视逃难队伍,漠然无动于衷,并以安置难民的名义,将部分灾民强制输送至伪满洲国,实为防止灾民流向敌后抗日根据地。利用日伪舆论喉舌大肆渲染其救灾活动,塑造日伪政权“亲民”“仁政”的假象。民间慈善组织因受到日军严密监视,加之战时经济困难,致使其在救灾中的作用有限。

——摘编自冯成杰《抗战时期日伪政权的救灾与防疫—-—以1939年天津洪灾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三   1939年华北爆发的罕见大水灾,给华北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面对破坏力极大的水灾,根据地政府采取互帮互助、减免税赋、紧缩财政开支、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力量参与救灾等措施。相当数量的沦陷区灾民经根据地的安置,前往豫西、皖北等处,垫垦工作,免于日军欺诱。

——摘编自郑帅《1930年后期华北根据地水灾治理与动员》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1910年巴黎和1939年天津抗洪救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0年巴黎和1939年天津抗洪救灾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9年华北根据地水灾治理的意义。
2023-09-27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教会在许多地方建立各类医院、孤寡收客所、盲人院等,其出发点是为了体现上帝慈爱和救赎自己的罪恶。到17世纪,洛克指出:"人民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在资本积累初期,农民大量流离失所,为了缓和激烈的社会冲突,英国社会上层存在着一种采取某种户外救济的措施和惩治懒惰的混合着的愿望。到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获得议会通过。19世纪最后三十年.英国经济持续衰落,关于贫困原因也从分析“道德”方面的原因转向“经济”方面原因。1890-1895年新自由主义更多认为,社会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个人来解决,应该依靠国家干预,建立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

——摘编自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等

材料二   中国传统社会家庭不仅承担了生产生育的功能,而且具有抚养教育、赡养等功能。郑观应指出:中国富翁只想将财产留给子孙,这种保障模式,是中国慈善事业不发达的根由所在。薛福成说:“盖用机器以造物,则利归富商:可分其余润必养我贫民”。康有为设计了一个“公养”(婴儿出生后,由公立的福利机构抚养)“公教”(普及全民义务教育)、“公恤"(残、老、病、死时提供社会福利)的“大同社会”。传统观念中,政府将社会救济视为皇帝对子民的怜悯、恩赐,到清末民初,思想界已认识到,“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责任”。

——摘编自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

材料三   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由于其自身理论缺陷、时代背景限制,没有解决好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分配不正义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全西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奋斗目标,更好体现社会会书正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需求。这是社会保障体系自身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契合。

——摘编自李东杨《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近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社会救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并简析其意义。
(3)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救济思想发展的认识。
2022-03-04更新 | 2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官办医院用于贫病救治的例子。秦汉时期,由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的医事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地方郡县的医疗事宜和救助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汉书》中记载汉武帝刘彻曾设置收容和救治病人的专门机构。据《南齐书》记载,“子良于贫病不能立者,在第北立廨收养,给衣及药”;南北朝时,魏世宗不仅建设医馆救治京城内外患者,还召集名医编撰医书,发布乡邑,普及医学知识。唐朝沿用了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太医署”,作为医学教育机构,并在地方郡县建立分支机构,客观上起到了传播医学知识,救助基层贫病者的作用。

自汉末传入中国的佛教,改变了统治者的慈善救助观念,并由此建立了“悲田养病坊”这种医疗救助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该机构在南北朝时期是寺庙僧人将社会、个人捐赠的田地捐出部分作为“悲田”,用于免费救助贫病人群的,到唐朝时期逐步演变成官方筹办的常设慈善医疗救助机构,专门救助贫穷老人、病人、残疾人及孤儿。

——摘编自陈文贤、李宁秀、任晓辉《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济贫与医疗救助》


(1)根据材料,概况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贫病救治事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对贫困人口和病患进行综合救助的原因。
2022-05-15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