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7 题号:2121807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太祖曰:“农桑,衣食之本。学校,风化之原。皆守令先务,不知务此,而曰长于督运,是弃本而务末,岂其职哉?”

——《明太祖宝训》

材料四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唐宋、明清时期商业政策变化的原因。
23-24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英宗正统年间,明廷规定,对捐粮达到一定数额“佐官赈济”的人实行“旌异优免”政策,即旌为“义民”并免其三年至五年杂役。于是,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纳粮助赈的热潮。从正统十四年十月至景泰元年七月,明廷又规定,凡军民人等有能捐纳一定数量的粮食,或者从通州、临清等地官仓运米至京师仓或居庸关、隆庆卫等边仓者,可以获得各种荣誉。荣誉的等级,由正统年间的“旌异优免”上升为“冠带荣身”,即授予一定品级的“冠带”,使其享受朝廷的“功名”。此外,死刑以下罪犯通过纳粮或运米,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候选的低品级官员和吏员纳粮或运米,可以得到升迁并且给予一定品级的冠带。

——摘编自方志远《“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

材料二   辛亥革命有新的有效的社会动员手段与方式,那就是通过报刊以制造舆论。据不完全统计,仅各种期刊,从1900年到1918年就有七、八百种之多。上海是当时传播媒介的中心,上海出版报刊的种类、数量最多。就是绝大多数出版于日本的海外报刊,也要以上海作为向内地扩散的枢纽。此外,上海出版的一些报刊还在国内其他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或代理点,国内其他城市出版的若干报,也在上海设有办事处或代理点。这些机构的建立与运作,便在中国(主要是南方)为数不少的城镇,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具有相当规模的信息传播网络。

——摘编自章开沅:《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动员——以“排满”宣传为实例》


(1)材料一反映出明政府对哪些问题进行了社会动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种动员措施。
(2)材料二中的社会动员方式与材料一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党采用这种动员方式的原因。
2020-07-01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 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 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


(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
2016-11-27更新 | 14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最著名的商业资本集团徽商不仅人数多,而且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其次是晋商.江右商。再次是吴越商.闽商.粤商.关陕商。最初,他们的经商活动是暂时性的,资本额较小,辅农补农.求食问衣的特征很浓。后来,经商经验增多,道途走向熟习,资金基础稍厚,他们便又扩大经商的规模和范围,逐渐采取独立发展的形式。他们为便于异乡经商和联系乡梓感情,互帮互助,在各地设立会馆,在经商的行列中,多数是中小商人,而拥资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富商大贾只是少数。商人的贸易活动已不单纯是为了满足皇室勋戚.官僚缙绅的奢侈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贩卖手工业原料.粮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了。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后,股份公司应运而生。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广设商馆和货栈,并配备武装进行保护,到18世纪中叶已在印度建立150处商馆和15家大代理行。当时仅加尔各答一地,为公司订货而做工的织工就有八千人。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统治印度的工具。在荷兰,股份公司有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和1621年成立的荷兰西印度公司。法国科尔贝时代也创立了一些股份公司。股份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后来成为各种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的组织形式。1600年以后,股份公司的资本具有了永久性,股份公司具有了独立的生命力。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后期商业资本集团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理大发现后兴起的西方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商业资本集团和西方股份公司发展的共同影响。
2024-01-12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