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疆域的奠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1576546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很盛,中原的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不少的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到春秋末年,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差不多都已和华夏融合在一起了。

——邓广铭、田余庆、戴逸等《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

材料二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历经数千年的“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的重要特征,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三   如果没有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更就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

——摘编自戴逸《盛世的沉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民族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和汉朝“构筑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思想文化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版图的奠定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图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为了适应大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康熙帝在位时,曾组织中西方科技力量测绘了地图。雍正帝继位后,继续任用西方传教士重新编绘《十排皇舆全图》。《十排皇舆全图》北起北冰洋,南到海南岛,东北濒海,东南至台湾,西抵黑海与地中海交汇处。图中以北京中经线为本初子午线,纬线也以北京居中。图上的行政建置,以不同的符号着不同的颜色表示,如北京为凸,橙色;全国各府为框,黄色(各省首府则加贴红纸签注省名)等等,共以五级符号加以区别。图中自长城以南,凡重要关隘、卫、堡、城、镇、营、讯均贴黄纸浮签,用汉文标注出驻扎官兵人数。如在东南沿海及台湾府属地黄纸浮签较多。

——摘编自孙果清《深藏内府、密不示人的清雍正朝<十排皇舆全图>》

材料二   康熙帝在遏制沙俄入侵和划定边界过程中,于1686年开始修订《大清一线志》。1708年,以传教士雷孝思、托马斯等为主力,实测编纂了《皇舆全览图》。乾隆末年,与晚毗邻西藏、新疆等地的国家划定清晰的线状边界,并以条约确认。嘉庆时,参校乾隆至嘉庆地图变更状况绘制成的《皇奥全图》,有经纬网,空间的点、面、线、军人、官吏、民众与城池、村镇填充。图中边疆地区内容增加,如蒙古统部在原25个地区外,增加了喀尔喀、察哈尔等6个地区,铣部机构增加旗分、封爵、属部、驿站四门。疆界北到外兴安岭,西到帕米尔和后藏的阿里地区,东到库页岛,南到南海,中国疆域的空间最终奠定。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排皇舆全图》的特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代疆域地图绘制的意义。
2023-09-29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因南北对峙、边地割据,加之西域纷乱,政局多变,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靠东南海路……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满足皇室、官僚的生活需要,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陆续在沿海设置市舶司,其中泉州市舶司元裕二年设立。宋人赵汝适在泉州亲自“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国家名称超过了六十个。元丰年间,宋政府为保障入港商船的安全及防备走私,专门在泉州等港设置了望检司。……南宋政府对招诱许多外舶前来贸易的外商,政府就特别授予官职,以示奖赏。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施琅(16211696年),福建省泉州人。他多年来精心谋划对台用兵方略,提出“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即以战逼和……攻取台湾后,施琅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台湾。他认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数,可资中国之润,不可以西北长城塞外风土为比。倘不讨凭台湾,匪特赋祝缺减,民困日蹇,即边防若永为定制,钱粮动费加倍,输外省有限之饷,年年协济兵食,何所底止?又使边防持久,万一有惧罪弁兵及冒死穷民,以为逃道之窟,遗害巨测,似非长久之计。”

——摘编自《施琅题为尽陈台湾剿抚可平机宜事本》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泉州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施琅主张坚守台湾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施琅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的作用。
2022-03-18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三个命题密切关联。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中国境内)、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三者之间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却“三位一体”,正是这三者之间的结合才构成中华民族实体和统一国家的政治实体。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多元一体格局阶段划分的依据和阶段性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

——高翠莲:《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阶段划分》

材料二   根据考古的发现,可以说明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大地上,在远古时代就逐步形成了许多许许多多的民族集团或文化区域,这些民族集团又经过了长期的相互交往、征战和融合……只有到了清朝中叶,汉、满、蒙、回(主要指新疆各少数民族)、藏等各大民族集团统一在清朝的统治之下,才真正结合成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体,……为统一祖国、奠定祖国的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简述古代(鸦片战争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阶段性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举措并概述其影响。
2023-12-05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