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经济的发展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1 题号:215951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学者在研究两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知识内容时,拟定了如下目录(部分):

“碌碌有为”的宋人

第一章   北民南迁的耕耘——农业

……

第二章   百工巧匠的智慧——手工业

……

第三章   熙来攘往的贾客——商业贸易

第一节   互市贸易的商旅——榷场贸易

第二节   海丝之路的船舶——海外贸易

第四章   璀璨群星的宋城——城市经济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书籍(章节)目录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历史》一书拟定章节目录。 (要求:至少编写三章,每一章需要有两节,合乎逻辑。)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鼎盛时期人口达150多万。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用“市井最盛”、“不可驻足”等形容东京的城市景象。最热闹的市通宵达旦,人员往来不绝,小贩叫卖声不断,商店连绵不绝,还有大相国寺每月五次的庙会集市。纵观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店铺鳞次栉比,城里还有瓦斯、勾栏等娱乐场所,最大的可容纳千人,里面唱戏的、说书的应有尽有。

材料三   今天的开封城有一处公园,名清明上河园,是根据名画《清明上河图》复原建成的,漫步其中,恍若置身于北宋东京的繁华和市井生活。

材料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辨析其对研究宋朝历史的史料价值。
2023-10-13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择端,北宋晚期著名画家,宋徽宗赵信召他进翰林图画院,并亲自命题让其绘画北宋京城的繁华盛景.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运用工笔白描的现实主义绘画技巧创作的风俗画,展现了北宋时期独有的城乡生活和经济发展面貌。画中出现的宋代宣和年间汴京街道上的店铺,无论是酒楼饭店,还是当铺旅馆等,都与宋人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相符合.而画面中出现的虹桥,因其外形结构新颖独特,宛如飞虹而称之为“虹桥”。该桥是古代木拱桥的典型代表,完全以木梁相接而成,虽然通体没有一根支柱,却坚固、实用、美观,而“巨木虚架”又解决了急流冲倒桥柱和大船过桥难的问题,据桥梁专家研究,从工程学来讲非常符合科学原理.

——摘编自张玲丽《开卷睹盛世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

材料二 如若我们深入观察《清明上河图》,又会发现画面中,既有郊外乘轿、骑马前呼后拥回城的富人,也有赶驴、徒步的穷人;既有酒楼中饮宴的豪门子弟,也有辛苦工作的搬运夫、紧张劳动的船夫、来来往往的太平车夫、忙忙碌碌的水夫;既有鳞次栉比的建筑、恢弘的街景、繁忙的市井生活以及宏伟华丽的城楼、彩楼,也有荒郊中简陋的农舍,而且茅舍多于瓦房,可见即使是生活在首都汴京旁边,农民的住房条件也不好。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官衙模样的建筑,在门口横七竖八地躺着七八个士兵。他们身边有两个文件箱,看起来这是两班人马,一班去送文件,一班去捕人,现在却都躺在这里睡大觉、发愣。

——据余晖《繁华背后,<清明上河图>揭示了什么》


(1)据材料一,简析《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作者的思想情怀。
2020-09-03更新 | 1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泉州、福州成为内连晋江、闽江,外接东南亚的重要港口,尤其是泉州在北宋朝廷设市舶司以来,“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号为天下最。”“番商”出身的蒲寿庚长期掌管市舶司,其家族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至元代时,泉州已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泉州街头出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

——摘编自钟羡芳、徐文彬《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等

材料二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构成的环南中国海地区,在近代形成了环南中国海华商贸易网络。在该网络中,中国出口商品以各类生活必需品为主,原有的以单一贸易为特征的跨国网络逐渐演变为一个集贸易、移民、金融等为一体的复合商业网络。与此同时,清王朝逐渐废除了一些禁令,对侨商携资回国创业采取鼓励政策。作为产业领军者的侨商,在国内采用欧洲工业技术进行生产,投资金融业,并服务桑梓,如“橡胶大王”陈嘉庚将超过半数的商业利润,用来在厦门创办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等事业、并积极带头支持民主革命和抗日斗争。

——摘编自水海刚《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近代演变——以环南中国海地区为视域》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福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近代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侨商归国带来的影响。
2023-12-01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