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216313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2月,在同印度的谈判中,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4月,中印签署《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协定中,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双方同意,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同年6月,周恩来先后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中都写进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摘编自罗建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82年,党的十二大作出“世界和平是有可能维护”论断,实现党在时代主题判断和认识上的根本性转变。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争取和平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也是我们搞建设的需要。没有和平环境,搞什么建设!”江泽民指出:“和平是世界人民的第一需要,没有和平,任何建设事业都无从谈起。”习近平把维护世界和平与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摘编自王存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内质与追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和巴尔干地区。


(1)20世纪初期,为控制巴尔干,哪些大国进行了激烈争夺?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材料二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三   2004年,以色列炸死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和新领导人兰提斯。随后哈马斯对以色列军民发动了一系列袭击,而这种互相报复的行动,在中东地区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怪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总统萨达特的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   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的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撤离规模,……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看,利比亚周边国家希腊、埃及、保加利亚、突尼斯等国都对中国的公民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希腊总理还亲自指示妥善安置,动员7艘船将中方1.4万人接到克里特岛,将为23班包机提供中转加油。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
2020-02-20更新 | 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逐渐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此后,英语逐渐代替此前的拉丁文,德语和法语,1509年,亨利八世即位,宣布英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到18世纪,英语已扩展至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整理自李晓宾《英语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等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语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地位及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汉语不断的引入新型词汇,词语更新较快,满足于社会的交流与发展需要。(也)出现了大量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词汇,使汉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一个原有词汇,通过引申、借喻、反照等修辞手段来表达新的意思,使词汇的词义做出了扩大或缩小词义等调整。现代汉语在变化过程中,吸收了他国语言特色,融合在自己国家语言之中,比如英语的运用,一些群众即使在表达中文意思时,也学会了添加一些英语缩写词汇,使用简便的表达方法,便于人与人之间的快速交流。

——摘编自王维达《现代汉语的发展与传承》等


(2)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汉语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拓展国际认同空间所采取的重大措施。
2020-09-03更新 | 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存在“两个中间地带”的论断,一个是指亚非拉广大落后国家,一个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个地带都反对美国控制。19635月,外贸部副部长卢绪章在瑞士与法国一些工业界人士举行重要会谈,此后法国工业界人士对中国开展一系列访问。美国从19638月起扩大对越南的武装干涉。戴高乐多次对美国进行谴责,并敦促美国撤军。19641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关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赵怀普《中国谋求打开对欧关系的努力》

材料二   1978年,中法双边贸易总额为19.5亿法郎,1979年一跃到28.3亿法郎;197812月,两国政府签订关于发展中法经济关系和合作的长期协定。1980年后,中法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19854月,中法两国又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发展经济和合作的长期协定,以及法国政府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的文件。双方声明:“两国将采取一切有益措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合作,特别在能源、电讯、信息、运输、航空、农业等方面扩大合作。”

——摘编自陈福星《论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64年中法建交的动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法经贸关系发展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处理中法关系所秉持的原则。
2024-05-14更新 | 1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