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21677721
南宋士人魏掞之发现了建炎年间以来因粮食不足而引发的几次乱事,于是向提举常平公事袁复一求米贷民,“(袁复一)遂置仓于长滩铺……民赖以济,草寇遂息”。长滩社仓的设立(       
A.解决了农民的粮食问题B.确保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C.蕴含了一定的人文关怀D.标志着赈贷业务的开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周礼》一书中,思想家将“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等列为大司徒的职责。自秦汉以后,存问鳏寡孤独废疾、贫苦者、高年者、防灾救灾,是历代政府的重要任务。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古代思想家以体恤民本为己任B.政府干预着眼于社会的弱势群体
C.社会治理呈现互助协作的特征D.社会救助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2022-12-01更新 | 2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清政府下令不许地方绅士自行救灾,救济灾荒均以国家为主导,以免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这说明
A.民间救灾开始居主导地位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政府的救灾政策发生变化D.晚清中央权威趋于衰弱
2017-06-02更新 | 6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明朝万历年间,御史钟化民前往河南赈灾,令各府州县于每堡设立义仓一所,劝各户出谷米。至荒歉时,各户自将所出谷米取回使用。此后,河南多地修建了义仓等仓储。由此可知,明代(     
A.社会力量主导民间救济B.政府重视民间积谷备仓
C.官方储备保障灾区救济D.义仓侧重日常生活赈济
2024-05-28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