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1699654
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在秦汉王朝的大政决策中,主要有御前会议、宰辅会议、百官会议和中朝幕僚机关参与讨论。这一做法(     
A.有利于提高决策合理性B.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体现了行政效率的提升D.反映出行政中枢制度的调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嘉庆年间,关于耗羡制度有如下记载,“各省耗羡,遇有随时动用,如数在三百两上下,准其咨部核明动用。数逾五百两以上,即令奏明请”。由此可知该制度(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地方控制
C.完善了官僚体系D.影响了民族融合
2023-02-11更新 | 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元朝大部分奏章、上疏应先经中书省,中书省有权决定是否继续上呈,即便是实封言事,也时有被中书省扣押的情况发生。这一现象
A.反映出地方权力呈扩大趋势B.促使中央决策机制异化
C.推动皇帝专权体制的制度化D.表明君相矛盾不可调和
2020-09-06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宋时,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体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在“朝廷(皇帝与宰执为首)一州县一百姓”架构下国家形态基本成型。同时和前代相比,北宋地方转运使的设置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军事到行政,权责不断扩大,后又被提点刑狱司等地方职官分割。这体现出宋代(     
A.重在提高国家行政效率B.地方治理体系已成熟
C.强调维护君主专制权威D.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023-07-13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