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21742448
西周时期拥有姓氏是贵族及其后裔的特权,普通民众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百姓通常指贵族成员,战国以后普通民众也开始有自己的姓, “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度的实行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膊(求葬费)”“告饥”“求车”“求金”。周襄王还曾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这反映出当时(     
A.周王权威已经荡然无存B.传统政治制度彻底崩溃
C.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诸侯之间争霸战争频繁
2022-12-23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加剧B.郡县制度普及C.均田制推行D.诸侯争霸频繁
2022-03-05更新 | 30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孔子带着其弟子周游列国,向鲁国、卫国、宋国、齐国、郑国等国的国君推介其儒家的政治主张,但途径东都洛邑时却未朝见周天子。这反映出
A.孔子办私学动摇了周王室统治基础B.儒家思想不适合诸侯争霸战争需要
C.儒家思想体系中理想化的政治述求D.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2020-12-30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