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1 题号:217636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和17世纪不仅标志着欧洲的一种决定性转折,而且也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一个创造性突破。长久以来,17世纪一直被认为是“革命的时代”。在那之前,西方文明从未如此讲求实利主义并以工业为导向。其商业活动——逐渐反映在交换、借贷、商业买卖和市场拓展的机制上——这又促进了更彻底的变革。

——斯坦利布德尔《变化中的资本主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准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1】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1830年11月,抵制改革的威灵领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被逼下台,格雷伯爵接任首相,组成辉格党政府,并于1831年3月1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党政府总辞职,威灵领受命组阁,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1832年5月,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力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动放弃了抵制,6月4日,改革法案终于在上院通过,6月7日,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

—摘编自(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2016-11-27更新 | 12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英王的自白

某同学为英国历史上四位君主撰写了四段独白。

国王一:“我的生活太郁闷了。说的话没人听,还要看教皇的脸色,警惕贵族的挑衅。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的统治这个国家,而不是一块领地。”

国王二:“我的生活太复杂了。我得到了想得到了权力,如何摆平议会中的那些贵族、教士、骑士、市民真令人头痛。我不得不和这么多人分享国家的权力。”

国王三(16世纪在位):……

国王四(18世纪在位):……


问题:
(1)根据材料,判断国王一、国王二分别处以何种政治体制之下?请说明判断理由。
(2)请根据所学和范例,为16、18世纪的英国国王分别撰写一段独白。
2019-11-06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内阁制度作为议政、咨询与秘书功能并兼的辅政机构,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制约,也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阁具有票拟,草拟诏书、平章政务、论思和备顾问的职能,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仍然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尤其是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的10年里,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外奏章无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候,票拟更是百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内阁把辅政职责和秘书性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协助六部诸司等机构维持国家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

——《浅谈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特点及地位》

材料二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过去一直由上议院主导议会权力的格局转变为下议院开始主导议会权力的格局。1707年,当时的英国理论上还是应由国王主持内阁,挑选阁员。但因当时的国王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使得内阁中一名大臣能够负责主持内阁会议,逐渐就发展出首相一职。……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首届内阁首脑,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摘编自《英国议会制政体理论与制度模式的相关分析》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内阁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内阁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分析导致明代内阁与英国内阁不同结局的原因。

2017-12-23更新 | 1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