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浙江 高三 三模 2024-05-27 2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图为红山文化玉龙,因其头部造型以及大耳、长吻、吻上的褶皱和獠牙与猪的形象较为相似,故被称为玉猪龙。这种玉猪龙是红山文化中发现的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类玉器,据此可知红山文化(       

A.玉器制作技术先进B.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C.分布范围最为广泛D.最早驯化猪的地方
2024-05-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 “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2023-06-21更新 | 4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河北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汉代独尊儒学,《五经》成为官私教育的教材;南宋以后,《四书》成为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五经不再适应现实需要B.私立教育不断发展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如表为五代十国时期部分开国皇帝的信息。这反映出当时(     
朝代开国皇帝出身民族自己追溯的祖先
后梁朱温贫贱汉族舜时代的司徒
后晋石敬瑭贫贱沙陀族人汉代丞相石奋
后汉刘知远贫贱沙陀族人东汉的皇族
南唐李昪贫贱汉族唐朝皇室
A.豪门士族日益衰落B.门第观念完全消除
C.民族交融不断加深D.国家一统趋势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王溥的卷18《诸司送史馆事例》中记载了“蕃客朝贡使至,鸿胪寺勘风俗衣服、贡献物色、道里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这一记载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两汉B.隋唐C.两宋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清廷在蒙古族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盟长由理藩院委任蒙古王公贵族充任,监督本盟各旗军政事务。各旗首领履行中央委派的职责。参赞大臣、定边将军、办事大臣等负责北边防务。清朝前期推行的盟旗制度(       
A.实现了中央对蒙古族地区的直辖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开创了民族地区治理的新模式D.开始建立蒙古族地区与中央的政治联系
2024-05-08更新 | 236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接任临时大总统。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此举(     
A.说明共和派和君主派的矛盾尖锐B.体现了民初政党政治获得发展
C.对民初政治的稳定具有消极影响D.是对西方民主政体的成功借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历史学家对甲午年进京赶考的知识分子评价道:这些举人们在圣贤书上读到了崇高的道德理想,而此刻突然有了某种表现渠道。他们第一次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出现,“虽其言或通或塞,或新或旧,驳杂不一,而士气之稍伸,实自此始。”其中“士气之稍伸”指的是(       
A.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B.维新派掌握政治实权
C.革命派参与内政改革D.顽固派宣布实行“新政”
2024-05-2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后,台湾与大陆处于暂时分离的状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提出和平统一的主张。1960年5月,毛主席提出,台湾只要回归祖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大权均由台湾当局掌握。这可以说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雏形。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在50年代就已经出现
B.“一国两制”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一国两制”的提出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D.党和国家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2024-05-2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2世纪时,西欧城市居民通过他们自己的法庭来实施他们自己的法律,他们有自己的税收方式,把所有的账都收齐之后,一次性付给领主。上述做法(     
A.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B.加快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出现
C.缘于王权力量日益削弱D.强化了市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8世纪末以前,人们一直把国家与君主本人混为一谈。如路德认为“主教们和诸侯们”构成了德国,路易十四则声称法兰西国家“完全属于国王本人”。之后,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而是由公民组成。这一观念的变化(     
A.引发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B.源于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C.确立国家主权与独立原则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棉花栽培在17世纪早期就被引入北美,但直至19世纪美国棉花种植才大获成功。从殖民统治中的脱离,为获得新生的美国重新缔造了产业前景;在“本土纺织观念”的影响下,任何一种能通过纺纱和织布取代英国进口纺织品的纤维原料,都会被认为是好东西。但在美国生长的短纤品种,不能用传统轧棉机器进行轧花。1794年,伊莱·惠特尼推出了一种新的轧棉机,极大地减少了清理棉花所需的劳动力。据此可知,美国在19世纪成为“棉花王国”的原因包括(       
①独立战争的胜利             ②民族意识的增强
③生产工具的革新             ④种植园制度的建立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4-05-2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