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7 题号:22033942
《礼记·王制》中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将少数民族情况纳入典籍记载中;“中国人”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史记》中,“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史记》里将中国人的祖先黄帝作为诸多民族的共同祖先。这反映出(     
A.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B.多元一体格局的出现
C.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D.中原礼制文化的扩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公元前544年,地处江南被视为“文身断发”蛮夷之地的吴国派公子季札出使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这表明当时
A.文化中心开始逐步南移B.吴国深受儒家礼仪影响
C.华夏文化认同趋向加强D.礼乐制度得到各国维护
2022-04-13更新 | 3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图1图2图3分别为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列国形势示意图

综合上述三幅图片信息,从中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B.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
C.经济发展地域不平衡D.变法成为时代的主流
2021-05-22更新 | 3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原的北方民族及其后裔,往往会将自己缺漏的部族谱系嫁接到一个较为显赫的汉人祖先身上,其谱系文本大多出自于汉人文士之手。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谱系构建是各民族的共同选择B.北方族裔门阀观念浓厚
C.谱系是凝聚族群的重要纽带D.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增强
2022-02-15更新 | 1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