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22262483
汉晋时期流行数百年的单名传统,在东晋以后双名逐渐增多,“单名+之”是一种常见的姓名构成方式,如数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画家顾恺之、书法家王羲之等。“之”字入名是天师道徒的习惯,同样带有宗教性质的“昙”、“灵”、“僧”等虚字也大量成为人名的用字。这一现象(     
A.受到南北民族交融的影响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D.体现佛教盛行后的本土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魏晋时期,人们常用因果轮回、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等观念解释人世间的现象,遂产生了《幽明录》《冥祥记》《冤魂志》等论因果报应的志怪小说。这说明了当时
A.佛教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B.佛教的流行左右了民众思想
C.战乱的环境导致人们悲观失望
D.儒学受到了其他思想的挑战
2021-06-03更新 | 1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沈重,被士人称为“当世儒宗”,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沈重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当时
A.统治者大兴儒学,维护其正统地位B.儒学家已经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C.儒家学者对佛教、道教思想的借鉴D.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转而渴求宗教
2016-11-18更新 | 7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是《天王送子图》(唐,仿摹本)局部,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的深层历史信息是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人物服饰的贵族化
C.人物服饰的世俗化
D.中国文化的佛教化
2011-02-10更新 | 3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