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2295267
明朝前中期,内阁职掌由“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票拟逐步固定化、制度化。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皇帝权力受到限制B.宦官专权局面得以缓解
C.内阁政治地位提升D.内阁成为最高决策机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秦朝郡治的分布按现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34地,南方省区共13地。汉平帝时各郡国治所分布按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71地,南方省区共26地。这表明当时
A.北方经济发展程度更高B.北方郡国并行制的实行
C.南方经济开发更早D.南方交通设施完善
2020-08-28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郡长官可以自行辟署置僚佐的制度,把州郡僚佐的任命权从地方收归吏部,并规定县佐必须回避本郡,任期三年,不得连任。这些举措的突出作用是
A.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B.减少冗员,节约行政支出
C.遏制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D.整顿吏治,保障政治清明
2019-04-01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汉武帝以后,奏章的拆读与审议权,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评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这反映了(     
A.行政中枢的完善B.君相矛盾的加剧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尚书权力的扩大
2024-03-04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