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8 题号:2260061
经济结构变化是历史的见证与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五十八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二十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六座。明万历年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材料二   1878年初,清廷批准丁宝桢的计划,建立四川机器局。……一年以来,自行造成水轮机器及各种机器共二十五部,未合成机器及应用工具等项共一万二千零六十九件,已合成前后膛枪共一百八十四杆,未合成洋枪一万六十一杆。由于外洋锅炉需煤,而川中煤价昂贵,丁宝桢乃命曾昭吉设法造水轮机器,专用水力,不用火攻……合计每年可省煤银四千余两。籍城内金水河水力以发动机械,……不能保证车床转速的稳定,当然造出的机器、零部件、前后膛枪的精密度就很差。但是,它毕竟是四川第一个机器制造厂,是四川机器工业的开端,也是洋务运动在四川唯一的“成果”。(据隗瀛涛《四川近代史》整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四川机器制造局的特点。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结合材料二、三,与四川机器局相比,成就深圳蛇口对外开放区辉煌的独特之处哪些?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时代潮流简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朝,延续至今。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南宋政府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节选

材料二

2013年10月,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重点畅通由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以及由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等方向的运输大通道。共同建设一批海上框枢纽港口,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产业、能源资源、贸易投资等多领域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内涵。

——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共建21世纪海上丝路共享繁荣发展机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原因。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政府倡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比的新特点。

2017-10-25更新 | 1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据文献记载丝绸生产在先秦时期已出现。从遗址分布范围来看,黄河中下游、川蜀盆地、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丝绸业出现较早。由于生产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工具的不断进步与革新,魏晋南北朝时的丝织物品已达20余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南移,到了宋明,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丝绸专业市镇在江南一带兴起。丝绸不仅供应国内,而且远销海外,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品。丝绸贸易是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

——摘编自未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一18世纪,随着海外贸易的繁忙,大量的中国丝绸运往欧洲各国。丝绸上异国情调的图案,使得欧洲人对中华帝国的联想逐渐形象化。加上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贸易经商商人的渲染,股对中国奢侈品丝绸的爱好席卷欧洲,形成了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潮流。18世纪,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大力提倡“中国风”,使这种装饰艺术风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装饰风格主要集中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中国风”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风”潮流的背景及影响。
2020-01-19更新 | 1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潮汕地区瓷器生产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潮州瓷器生产,也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潮州城东隔江相望的笔架山麓,窑场密集,有“百窑村”之称。笔架山窑的生产技术已颇先进,除了采用大型斜坡龙窑,原始阶梯窑已经投入使用,生产量巨大。……产品类型以日用瓷为主,有特色的工艺瓷产量也颇可观。宋代潮州瓷器主要销往国外。笔架山窑出土的器物中有西洋人头像、西洋狗等专为外国人设计的器物。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伊拉克、朝鲜、日本等国家都发现、发掘了不少宋代潮州古瓷器。

——摘编自黄挺《中国与重洋:潮汕简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潮州陶瓷匠人在景德镇的基础上,对陶瓷生产工艺进行了大幅度的技术创新和改良,使之适应当时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在大力发展外销日用陶瓷的同时,潮州工艺美术瓷器的深厚积淀和传统,被陶瓷艺人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直到今天,艺术陶瓷仍然是潮州陶瓷业的名产,通花陶瓷更作为潮州艺术的代表作被作为国礼而闻名遐迩。而日用陶瓷在今天则更加一日千里,成为潮州的重要支柱产业。

——摘编自谢海生《潮汕的春天还会到来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潮汕地区瓷器生产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今潮州瓷器产业的共同特点。
2022-02-16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