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 全国抗战的开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263389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国家观念是家国同构的伦理论,伦理本位的政治文化是将血缘宗法关系的氏族社会和地缘政治关系的国家体制相融合。大一统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使得中国人有着牢固的“大一统”信念,也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一元化领导核心的统治方式。德法并治思想把德的教化功能和法的强制效果巧妙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达成共识的社会治理理念,无论孰轻孰重,皆是不可或缺的治国之道。以儒学为重心的传统文化从家族伦理中推衍出国家政治秩序,在这种孝忠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下,人们孝亲、忠君、爱国,对社会充满责任感,重义务而轻利益。

——摘编自刘静、韩冰《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等

材料二   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国家观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传统国家观念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型国家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得到认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嘉庚(18741961年),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一年内募集捐款1.44亿元,支援祖国抗战;还组织华侨机工3200多人回国服务。1938年,来自南洋各埠的164名代表成立以陈嘉庚为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在大会上历数了日本侵华种种罪行,并呼吁大家支援祖国抗战。国民参政会召开期间,他致电“在敌寇未退出我国土以前,公务人员任何人谈和平条件者,当以汉奸国贼论”的提案,之后还大胆地指责国民党对汪精卫投降活动的纵容态度。毛泽东题词赞誉陈嘉庆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4611月,陈嘉庚在新加坡集资创办的《南侨日报》,及时向广大侨众报道了国内战局和国际形势、民主运动的曲折发展、解放区的光明和国统区的黑暗,并预见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1949年,他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摘编自《闽南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抗战以来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嘉庚取得这些历史贡献的原因。
2023-05-14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务实精神,作为中国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成功解决了从古至今的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

材料一 辽太宗为了统治属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类型的各族人民,建立了北面官(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北)和南面官(以其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南)“蕃汉分治”的双轨制官僚机构。南面官依据“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制度)统治契丹人和共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任用契丹贵族。军政决策权主要在北枢密院:“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史部。”即元好问所说的:“北衙不理民,南衙不理兵。”

——摘编自刘本年《试论辽朝“因俗而治”的国策及意义》

材料二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属三中全会电中提出了著名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其中,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行普选的彻底的民主制度”:将“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承认南京政府的领导地位。“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蒋介石为急于使红军出师作战,才同意红军改编和设总指挥部,并答应不派参谋长。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联合政府在延安正式建立,通过议会选举成立了边区抗日民主政权。从此,中国两个政权由尖锐对立转变为并存合作的局面。

——摘编自李荣武、范丽梅《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

材料三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未的,由于香港问题的提前到来,使这一构想首先在解决香问题上付诸实现,并获得成功。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伟大构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自卢培琪《从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看“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蕃汉分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37年9月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合作局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国两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18-11-24更新 | 1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表为 1912—1943 年山东向东北地区移民的人数及回返、留住人数情况(单位:千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马晓驰《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山东移民问题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时期山东向东北地区移民情况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1-03-04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