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2715080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涌现出无数典型和英雄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在收集到的下列两件历史资料(图1和图2)中,哪一件更能印证活动主题,请说明理由。

图1 王进喜跳入泥浆池控制井喷

(1960年)

图2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国人民邮政发行

(1972年)


(2)为更深入的进行探究,收集到如下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与说明。
序号类别内容
日记王进喜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上只能记差距。”
书籍《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
电影《创业》(以劳动模范王进喜为原型),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年。

(3)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时代精神的形成背景。
王进喜大事记
1923108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家庭。
童年时期6岁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出去讨饭;10岁就进山给地主放牛。
1949年—1950玉门解放后,他通过考试在玉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上了钻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19564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10王进喜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看到因没油烧而背着“煤气包”的公共汽车,感慨道:“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
19603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他主动请缨,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达大庆,之后与工友们日夜奋战,甚至跳入泥浆池控制井喷,被誉为“铁人”。
1969419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从此,“铁人王进喜”随着“大庆油田”的名字传遍中国和世界。
19701115因胃癌在北京逝世,享年47岁。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的起步   

农村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

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了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整理

材料二   新华通讯社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采写的新闻作品。以下是部分目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伟大的战士雷锋》

《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农业大增产》

《大庆精神大庆人》

《“谷底”震荡一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

《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

《砥柱人间是此峰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1)依据材料一,说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历史时期,阐释此时期所列作品入选的理由。
2023-02-26更新 | 1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研究机构。同年,他又发起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该校近代力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建系伊始,他明确近代力学系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工程技术上去”。为此,他不仅设定了力学系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计划,而且编著了《火箭技术概论》和《物理力学讲义》作为专用教材。同时还聘请了严济慈、吴文俊等当时海内外顶尖专家和教授,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到大学的最后半年,指导学生参加早期研究活动,完成毕业论文及其答辩,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练兵。此外,他要求学生红专并进、团结协作,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触类旁通的钥匙,是创造力的来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形势,他写信给作为高新技术突击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倡导设置新专业—材料 设计。

——据《钱学森教育思想及其探索与实践)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钱学森高等教育思想的特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钱学森在科教领域的重大贡献,并予以评析。
2019-03-15更新 | 3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年之于社会,殆犹此种草木之于田晦也。从此广植根蒂,深固不可复拔,不数年间,将见青春中华之参天蓊郁,错节盘根,树于世界,而神州之域,还其丰穰(丰熟),复其膏腴矣。则谓此菁菁茁茁之青年,即此方复开敷之青春中华可也。

——李大钊《青春》(1916)

材料二 郭永怀(1909-1968),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56年郭永怀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如愿回国,投入到人才培养的事业中,负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筹建并担任系主任,为我国近代力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期间,他创办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等刊物,翻译出版了多部学术名著。抗美援朝战争和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期间,美国多次威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1955年,中共中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究原子弹。郭永怀临危受命开始了“两弹”研制工作。在此期间,他还参与领导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

——整理自董大伟《郭永怀:把生命献给我国核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大钊提出“青春中华”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郭永怀的贡献,并指出郭永怀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3-11-17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