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2716669
乾隆二年(1737年)渝令:“年岁丰款,难以悬定,而工程之应修理者,必先有成局……应令各省督抚一一确察,分别缓急,豫为估计,造册报部。将来如水旱不齐之时,不致迟滞,于民生殊有裨益。”反映当时(     
A.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实施B.注重提高行政效率
C.“以工代赈”具有计划性D.通过工程考核官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古代中国以农业文明为基础,自然灾害会给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农业社会带来严重的灾难。在整套乡村统治体系中,饥荒控制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因而清政府对社仓和义仓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保甲或里甲制度。这主要强调了(     
A.备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政府对基层的经济控制
C.中国古代自然灾害频发D.赈灾举措重于保甲制度
2022-11-28更新 | 1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清朝政府规定各地地方官员必须收集粮价,并建立了全国性的粮价奏报系统,以全面掌握各地的粮价动态,对于奏报不及时或者奏报不实的官员,皇帝经常进行追查,有的被严加惩处。这旨在(     
A.关注民生以切实救灾B.统一全国各地粮食价格
C.促进各地商品的流通D.督察官员对皇帝的忠诚
2023-08-26更新 | 2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A.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B.贫苦无依之人与朝廷官员矛盾尖锐
C.真正解决了贫苦无依之人的温饱问题D.《大明律》以严刑峻法维护其统治
2021-01-29更新 | 3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