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227383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制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不许商人穿丝制品、操兵器、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做官,加倍征收他们的算赋。但是商人通过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用高利贷盘剥农民,成了富人,他们用钱财结交王侯,抬高了社会地位,以至文帝时出现了“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的严重形势。针对这种情况,文帝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和“约法省禁”的政策,给农民一些经济的实惠,减轻政治的压迫,增强农民阶级对抗土地兼并的能力,以保护封建的农业经济。

——摘编自张大可《论文景之治》

材料二   汉文帝稳定政局、约法省禁,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宁的环境。他避免战争,节制兴建,节约了国家开支,减轻了人民的赋役负担,从而调动了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此外,他实行“入粟拜爵”另开财源,以减少算赋,免收田租,让农民休养生息。在工商业发展上,汉文帝时政府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这样,最终财源得到扩大,富国富民的目标得以实现,文景盛世得以出现。

——摘编自艾声《汉文帝与“文景之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文帝倡导以农为本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文帝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试析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下令)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璩,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重量单位)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摘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七月,秦二世下令征调淮河流域一带贫苦农民900人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陈胜、吴广被指定为屯长。他们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寺坡乡刘村集),适值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按秦法,戍卒误期要处斩。陈胜、吴广以“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制造舆论,同时利用秦尉酒后行凶的时机,除掉了两个秦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旗帜。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秦的“二世而亡”是很警惕的。他要士人陆贾总结一下包括秦朝在内的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为他提供借鉴。陆贾根据儒学和黄老学说,又结合当时国家残破、经济凋敝的情况,将其写成论文十二篇。其主要观点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刘邦很赞赏陆贾的意见。后来惠帝、文帝、景帝都遵循了刘邦时初步形成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胜、吴广起义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促进汉初统治思想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统治思想对汉朝的影响。
2022-10-28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国家治理因时而变

材料一   汉初,经济的凋敝和秦亡的教训使统治者认识到“为富安天下”,只有与民休息、尽快恢复社会经济,才是兴邦的根本出路。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也”。文景之时,先后“除肉刑”,“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摘编自马卫东《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1)依据材料,概括汉初统治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2)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
2023-11-07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的消费观念。

材料一   春末社会大动乱及楚汉战争之后,天下残破,经济凋敝,直至文景时代方才得以恢复,汉文帝时,已经有对“厚葬以破业”的批评,在汉武帝专政时期,国力强盛,民间殷富,一时奢风盛起。西汉末年,奢侈之风愈为炽烈,汉成帝在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六月颁布的诏书中指出,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奢侈远像,务广第宅,治园池,多畜奴婢,被服绮榖,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葬理过制,吏民慕效,浸以成俗”。

——摘编自王子今著《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材料二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达和商业资本的发展,传统以俭朴为主的消费观念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嘉靖以来,在中心城市和豪门富室的影响下,奢靡风气迅猛传播;地位低下的奴仆,隶卒,以奢靡互争雄长,僭礼逾分而无所畏惮;不少普通百姓的妻子都穿戴上了命妇(受有封号的妇女,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的服饰;地处北方边境地区的宁夏,虽然社会经济比较落后,衣服,饮食也是大力追求华丽奢靡,越来越多的士大夫认为这种风气是造成“民财空虚”的重要原因,也有一些士大夫认为奢靡具有刺激消费,繁荣市场的正面作用。

——摘编自王天有著《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奢侈之风出现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抑奢”思想。
2022-05-11更新 | 4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