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0 题号:227475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宣传中,电影被认为是最昂贵的媒体,因而,大多数的电影都是由政府控制并主导的。英国早在一战开始之前就已经利用电影来吸引兵源了,并在1914年授权制作了影片《英国军队电影》,使得电影变得相当活跃。之后,1915年英国的电影《你》及《为了帝国》旨在刺激观众去投资战争债券,加强并稳定国内舆论。与此同时,英国还制作了一系列战争题材的影片,如19168月制作的《索姆河战役》和19176月制作的《德国的撤退与阿拉斯战役》。19151918年期间,英国共制作了约240部电影。比弗布鲁克励爵宣称,在他任职情报大臣时,制作的那些新闻影片,是“1918年初夏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维持士兵们士气的决定性因素”。

——摘编自信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战争宣传探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一战中运用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一战中运用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893年,法俄两国签订《俄法协约》。协约规定:如果法国遭到意大利的进攻,或俄国遇到德国和奥匈攻击,对方应以全力支援。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
材料二 第1条 缔约各方应个别地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领土堆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第2条 德国和比利时,同样德国和法国相互约定双方彼此不得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彼此不得诉诸战争。
——《洛迦诺公约》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三国协约成立的背景。
(2)分析三国协约成立、《洛迦诺公约》签署分别对欧洲局势产生哪些影响。
2016-12-12更新 | 8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12分)一战和二战,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亢高歌:“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四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这些观点?
(3)结合材料四,爱因斯坦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请举两例。
2016-11-18更新 | 8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协药国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压制中国国际地位,禁止中国参战。但是鉴于战事不利。国内人力资源匮乏。法国接受了中国“以工代兵”的参战战略。组织招工团赴中国招募工人。英法两国共招募华工约14万人,他们的主要从事维修营房。挖掘战壕,装卸弹药。救护伤员等战地后勤工作。之后随着北洋政府1917年8月对德宣战,部分华工加入法军,战争期间约有9 000华工阵亡或失踪。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代表顾维钧出席会议,在国联宪法修正案等许多问题上积极提供建议。并成为创始会员国。同时.中国代表团就和会裁决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据理力争,并在会议上直接提出山东问题,甚至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按照美英方案,在会外中日两国直接交涉,并于1922年2月4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附件,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摘编自李会合《第-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工人欧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
2022-05-08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