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墨家、法家的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22754906
墨子认为:“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一里之人必须“尚同”于里长,以此层层上推,天下之人必须“尚同”于天子。甚至要做到“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这表明墨子(     
A.背弃了小农阶层的利益B.渗透浓厚的集权倾向
C.糅合了法家的学说理论D.强化皇帝的独裁统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方面皆产生剧变,各种思想学派也应运而生。其中有-学派认为,对政府而言,军人和农民是有用的,游士、儒者乃至商人,都是不事生产的“蠹民”,必须加以铲除。持这一看法的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21-12-10更新 | 1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墨子在《兼爱下》中说:“兼(爱)即仁矣,义矣。”据统计,《墨子》讲“仁”共116次。西晋鲁胜在《墨辩注序》说:“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这表明战国时期 (     
A.儒家学派不断壮大B.学术文化交流频繁
C.仁义成为争霸借口D.儒墨学派交互影响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是核心,是“术”和“势”的落脚点
B.“势”是核心,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C.“术”是核心,“法”和“势”为“术”服务
D.“法、术、势”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君主的权力
2017-10-20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