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影响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22888196
西周时期,数学是“六艺”之一,这门必修课包括九项内容,称为“九数”。春秋战国以后,数学常识为更多的人所掌握,“能书会计”成为介绍和鉴定官员才能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现象反映了(     
A.诸侯争霸的现实需要B.学术下移已经完成
C.宗法政治已全面瓦解D.数学教育受到重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兴起与初步发展时期,以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推动形成了四大哲学体系,使当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这四大哲学体系(     
A.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B.促成了法家思想的兴起
C.推动了地主阶级的产生D.反映了时代剧变的特征
2023-11-28更新 | 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学者刘泽华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指出:“(战国)‘百家争鸣’的实际结果不可能促进政治走向民主、思想走向自由,只能是汇集成一股强大力量,促进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强化。”这一论述说明战国时期(     
A.法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B.诸子百家思想呈融合趋势
C.诸子思想的政治影响深远D.“百家争鸣”奠定了民主基础
2024-02-29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出现了一批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曾一日之内向齐王推荐了七位有才能的人,其死后,“诸弟子三千人为之缭绖”,其他稷下先生如孟子、邹衍、荀况、慎到等皆属名流,带徒人数也十分可观。由此可知,稷下学宫的办学(     
A.推动了社会转型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B.体现出诸子思想的互相融合
C.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和转变D.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29更新 | 1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