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文艺复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2290478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英国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包括《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在这些书中,培根把实验和归纳看作相辅相成的科学发现的工具。他看到了实验对于揭示自然奥秘的效用,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使用建立在充分实验基础上的归纳法。培根的归纳法强调系统分析,强调实证支持,对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培根认为,“归纳法是发现个体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制的工具,是获得支配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能起决定作用的形式的方法”。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认为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分子,即事物的简单性质。分子是有限的不变的,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它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最重要的特性,运动是有规律的,其形式是多样的。培根还提出并论证了诸如“凡已授予或按一定条件预定之物均不可再议其价值或补偿”“重大刑事案件减刑的条件不适用于民事案件”“与其任由违法犯罪逃脱制裁,宁可选择违背先例”等法律思想。

——摘编自朱庭光《世界历史名人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根的主要学术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培根获得主要学术贡献的原因。
【知识点】 文艺复兴 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私立书院一般由名儒乡士在其故乡所创立,所用教材以五经为主,旁及史学诗文。书院最重视做人的教育,一般以经师而兼人师,以言教而兼身教,师生相处,以德行气节相砥砺,书院虽与朝廷发生关系,但不受其支配,讲习比较自由宋代私立书院的典型代表是白鹿洞书院,宋孝宗淳熙六年,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奏请朝廷赐予“白鹿洞书院”敕额和监本《九经》,并亲自到书院讲学,还手定《白鹿洞学规》白鹿洞书院复兴之后,私立书院逐渐遍于州郡。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   为了反对中世纪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首先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重要城市创办了宫廷学园,这种学园大多由王公贵族和地方统治者支持。在这些学园中,最有名的是维多利诺于1423年创办的“快乐之家”。在这里,学习内容丰富,其目的是使学生们的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得以发展,为社会造就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维多利诺特别主张要学好古希腊罗马的著作,认为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文学、哲学等知识,可以使学生们获得自由思想,有益于开发智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全面地发展。另外,世俗政府为了满足公民学习民族语言、读写算知识和实用知识的需要,还开办了许多初等学校。

——摘编自冯英《教育的解放——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私立书院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发展的表现。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宋代私立书院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的共同影响。
2021-12-13更新 | 1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识字”——那时的定义是能够阅读拉丁文——只有在教会里才算得上普遍。因此,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曼(768——814年在位)让国土内的教堂和修道院来掌管学校。789年颁布的《法令集》要求:“必须建立学校,以便儿童学会阅读”,而且进一步规定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有诗篇、日历、语法学和其他有用的书的精确复本。不用说,学校教学使用的都是拉丁语;尽管孩子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最后都演化为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地方语言,但他们在学校里用来阅读和写作的都是拉丁语。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佛罗伦萨统治者洛伦佐(1474——1491年执政)指出:“我们佛罗伦萨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已以其深邃、甜美的诗句和论文清楚地表明,用它(佛罗伦萨方言)来表述任何含义都可以轻而易举。……但丁仅以一部著作就完美展示了多位希腊和罗马作家的成就。谁能否认,在彼特拉克那里可以发现一种集严谨、轻快和甜美于一体的风格,……其风格能与奥维德、提布鲁斯、卡图鲁斯、普罗贝尔修斯或其他一些拉丁作家一样的庄严和优雅。……我已经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语言不比任何语言逊色。”

——摘编自刘耀春《语言与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查理曼的文化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洛伦佐的文化主张。
2024-06-02更新 | 1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主降生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年,意大利的城市中最美丽的城市——就是那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怖的瘟疫。不知是由于……还是因为我们多行不义,天主大发雷霆,降罚于世人,那场瘟疫几年前先在东方地区开始,夺去了无数人的性命,然后毫不停留,以燎原之势向西方继续蔓延。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虔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要对抗瘟疫,只有一个办法,唯一的好办法,那就是躲开瘟疫。一群青年男女隐居乡间别墅,这座别墅筑在一座小山上,和纵横的大路都保持着相当距离,整座宅子已在事先打扫得干干净净,卧房里的被褥都安放得整整齐齐;每个屋子里都供满着各种时令鲜花,地板上铺了一层灯芯草……

——节选自薄伽丘(1913—1375年)《十日谈》

材料二   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年)是近代法国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20岁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5岁获得物理、化学双博士学位。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了细菌只能来自细菌本身的繁殖,而不会凭空产生。通过实验,他还发现牛奶变酸是那些太小、不用显微镜根本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体导致的,这些微小的生物后来被称为酵母菌和乳酸菌。这些发现为法国酿酒工业奠定了科学基础,巴斯德研发的“巴氏消毒法”也被沿用至今0 1882年,巴斯德转向研究狂犬病问题,几百次实验失败后,终于在1885年取得临床试验的成功。1889年,法国成立巴斯德研究所,并将研发成熟的狂犬疫苗投入使用。为纪念巴斯德对预防狂犬病所作的贡献,巴斯德逝世的日期9月28日——被定为“世界狂犬病日”。

——摘编自马任义《是谁,发明了第一支狂犬疫苗?》

(1)材料一中,《十日谈》对研究14世纪的欧洲社会生活有何史料价值?在使用这种史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巴斯德对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
2023-12-26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