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 题号:229050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晋书》云:“除群凶,靖四海,功成之后,九锡自至。”司马昭先后六次被天子加赐“九锡”之礼。曹魏君主曹髦两加司马昭九锡之后,忧虑“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虑废辱”,于是图谋放黜司马昭,因谋事不密,反为司马昭所杀。北魏宣武帝灵皇后之父胡国珍死后,朝廷“加九锡,葬以殊礼”。何以对死者赏赐九锡?《晋书》云:“深圣上之加隆,极慈后之至爱,宪章天下,不亦可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王朝的兴替过程中形成了由赏赐九锡——建天子旌旗——宣逊位诏书——移交玺绶——末帝逊位——新天子即位几个环节组成的皇帝加冕模式。南朝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这些政权的缔造者均经历过先受朝廷的九锡赏赐,最后受末帝的禅让,继而建立新朝的环节。东魏的高洋也是通过先受九锡之礼,然后再禅代的手段灭魏建齐。北周静帝曾经两次授予相国杨坚九锡之礼,不久周帝以众望有归,乃下诏逊位于他。大隋开皇元年二月甲子,羽翼丰满的杨坚即位登基。

——摘编自刘晓燕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九锡礼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九锡礼的政治功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九锡礼兴盛的原因。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指出汉代中央官制的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行省有什么特点。
2019-06-28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 武则天临朝听政之初,政治形势严峻复杂,徐敬业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起兵,中书令裴炎等借此要求武则天还政睿宗。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接受鱼保宗的建议,建立投匦制度。匦,类似于今天的检举箱,而投匦制度也类似于今天的信访制度和举报制度。铸铜匦,四面分别涂以青、丹、白、黑四色,各有投信开口。这四匦分别由谏议大夫、补阙、拾遗负责,称为“知匦使”。匦函设置后,为防止投状内容琐细、伪滥及匿名诬告等现象,唐政府逐渐制定了检验副本制度。即规定投匦者应先出具副本由知匿使检验,发现伪诈或事涉烦琐,可以不予受理。

——摘编自晁中辰《中国谏议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设置投匦制度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投匦制度的历史影响。
2022-04-13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的中央决策是在以三公九卿制为基本模式的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在具体进行决策时,则有公卿百官集议决策、中朝决策、中外朝合议决策和有司决策等不同形式。公卿百官集议和御前会议是汉代中央决策的两个最基本方式和层次,而公卿百官集议决策是最经常、最基本的方式。西晋时,产生了尚书“八座”朝议的形式,即以尚书省之长官令、仆与诸曹尚书组成一个经常性的、相对固定的决策班子,直接对皇帝负责,由此在皇帝和百官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常设决策班子。到唐代,宰相决策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最重要的决策层次,这就是“政事堂”(中书门下)决策制度的确立。当时规定凡天下大事“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宰相决策与御前决策和百官大会决策共同构成有机的决策体系。

——摘编自黎虎《汉唐中央决策制度的演进及其特点》

材料二   萨孟武先生说:“吾国中央官制,秦、汉以后,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而其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近巨一旦演变为大臣,天子又欲剥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而吾国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唐时三省长官虽为永相之职,间也有他官参知政事,如“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后来有“内相”之称的瀚林学士。

——摘编自《中央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汉代到唐代中央决策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评百官集议决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说明统治者是如何将“近臣”变为“大臣”、将“大臣”变为“近臣”的。
(3)谈谈你对封建统治者调整中央决策制度与中央官制的认识。
2021-03-10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