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29079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到宋元时期,书院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育机构。下表是宋代白鹿洞书院部分活动简况。

活动形式简况
藏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江州知州周述向朝廷汇报了白鹿洞书院的办学情况后,乞赐《九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仪礼》《周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缀梁伶》)给书院、使肆习之,太宗诏从其请,令将国子监印本《九经》据送至洞收藏,白鹿洞书院由是声名鹊起,四海播扬
制定学规朱熹于浮熙六年(1179年)修复主持白鹿洞书院时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条》,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例如右,而揭之相闻,令师生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其具体内容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祭祀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后,乃为周敦颐建专祠,配祀二程,并建五贤堂,祀陶潜、刘涣之、刘恕、李公择和陈了翁:饶鲁于石洞书院,尚白鹿洞书院规制,祭祀以夫子居中,配于颜、曾、思、孟周、程、张、朱五贤;江万里于白鹭洲书院立六君子祠,祀周敦颐、二程、张裁、邵雅、朱晏等人。白虎洞书院还祭祀李涉、李渤、李善道、朱弼等与本院有关的某些人物,以纪念他们的功绩,激励生徒继承他们的遗教,并进而起到正道脉而定所宗的目的

——据谢长法《宋元时期书院的教化功能刍议》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书院具有“制度化”的特征。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乐十八年(1420),紫禁城工程基本竣工,一朵建筑奇葩终于盛开在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这座辉煌的宫殿,不仅气势磅礴,精美绝伦,同时还巧妙的蕴含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宫殿设计所蕴含的礼制规范更是超乎想象,从台阶数量到大殿的尺寸,甚至小到一颗门钉,都不是随意安放。紫禁城,一直成为国人的目光聚焦之所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枢。之后近六百年中,除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这20余年外,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枢。今天,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已不再是昔日的皇家禁地,而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已经成为两千多万人口共同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心灵家园。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析明清“紫禁城(故宫)”之价值。
2024-04-30更新 | 40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章程》,曾对乡村教育作出如下规定:

(十七)农村教育应与都市教育同一趋重,业经本联会第八届议决提倡农村教育拟定办法六条以资补救在案。……实施条例如下:

(甲)关于研究者

各省区教育会应推定专家组织农村教育研究委员会。一须与官厅共同筹集经费……二须征集各地需要教材,编订课程标准,以备采用。

各县乡教育会及地方机关职员,应与热心公益人士联合组织农村教育研究委员会……

(乙)关于实施者

组织农村教育劝导团实行宣传劝导,或由通俗讲演员兼任之。

扩充农村学校,并就各村适中地点,设农村规范学校,以供他校之参观改良。

举办农村教员传习所,以广储师资。或于相当时期设农村教员讲习会,以增进其学识与技能。

农村学校特别注重农业学科。

县视学或教育委员,对于农村学校应切实指导,一资督促。

凡各地方资助农村教育者,应按照地方人员兴学褒奖条例请给褒奖,以示劝勉。

农村之较大者,应设通俗图书馆及其他文化事业。

……

——摘编自《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十届年会概略》

根据上述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8-04更新 | 3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展出大英博物馆(该馆建于1753年)的100件世界文物,各具代表性的文物引起大家的关注。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价值或影响,学者间出现了不同见解。普罗克特认为:“大英博物馆有着浓重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系”;乐晓君在《大英博物馆——藏品中的人类发展史》中提出;“大英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在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谢小琴、洪霞在《现代性视野下大英博物馆》中讲;“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摘编)

章节标题代表性文物举例
第十五部分现代世界的入口(公元1375 年至公元1550 年)印加黄金美洲驼(黄金雕像,来自秘鲁)明代纸币(纸币,来自中国)
第十六部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公元1450 年至公元1650 年)双头蛇(马赛克装饰小塑像,来自墨西哥)柿右卫门瓷象(陶瓷雕像,来自日本)
………………
第十八部分探索、剥削与启蒙运动(公元1680 年至公元1820 年)阿坎鼓(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澳大利亚树皮盾牌(来自澳大利亚)
第十九部分批量生产,大众宣传(公元1780 年至公元1914 年)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来自英格兰)维多利亚早期的茶具(瓷镶银茶具,来自英国)
………………
从对大英博物馆评价的三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12-23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