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292626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世昌就任北京政府总统致驻京各国公使之答词(1918年10月10日)“本大总统为国会依法选举,今日就职,承贵公使代表——各国驻京公使,以诚挚之盛意修词祝贺,实深欣感!我国政府与贵公使所代表之各国政府,睦谊素敦,本大总统自必恪守前规,竭力维护,俾旧有之邦交日益巩固,且对于协商各国,仍当继续尽力协助,冀获完全之胜利,俾永久和平早日成立。至我国全国统一、原属国本第一要义,亦全国民生之所依倚,本大总统必当力求治理,以副各友邦期望之美意,顺颂贵公使暨各位公使福履绥和,并祝贵公使所代表各国国运盛昌。”

——《政府公报》1918年10月12日第973号

材料二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指出:在经济上,因旧中国经济落后而且畸形……故明确规定革命胜利后党的经济政策,必须没收帝国主义者和官僚资产阶级的企业归无产阶级国家所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外交上,必须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控制权的方针。按照平等的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对一贯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只要不改变其敌视的态度,就决不给他们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摘编自田克勤、于文藻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1921-1991)》

材料三   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情况表

1971年

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3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合法席位

1980年

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得到恢复,同时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代表权

1981年

中国当选为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4年

中国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摘编自《中国与联合国》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内、对外政策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的主要外交活动,并说明其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统计,战前(1914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摘编自《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材料二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1917-191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围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自选角度,提出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清晰)
2024-03-01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1月,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发布的宣言书中,明确地宣布了“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的对外方针;1月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世界各国发布《对外宣言书》,正式宣布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政策:(1)承认了革命爆发前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所借外债及赔款,承认各国在华特权,保护各国在华人民的生命财产;(2)承诺加强国力建设……并进行了法律、财政等内政改革……从而进入世界文明国行列之中。

——摘编自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袁世凯在位时,为独揽大权不惜对外大借款,甚至和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其他北洋军阀亦是如此。1917—1918年,段祺瑞向日本借款17笔,共计2.5亿元,使日本既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命脉,又名正言顺地通过系列“北洋政府欣然同意”的条约合法取得在华驻兵、修路等各项权益。北洋政府统治后半期的外交转向了争回主权活动。1919年巴黎和会山东问题搁置后,在1921年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九国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8项要求:“关税自主、撤销领事裁判权、退还租借地、撤退外国军警、撤废无线电台、交还山东、取消‘二十一条’等。”1924年中苏签订平等协约,收回了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所获权利。1927年,顾维钧内阁不顾帝国主义反对,强行收回部分关税自主权,“第一,中国自行决定增加海关附加税;第二,罢免了英籍总税务司安格联的职务;第三,拒绝给予日本税率及附税的最惠国待遇”。

——摘编自方婷洁《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近代政治外交》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与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外交的不同。
2023-08-12更新 | 1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元、天宝全盛之日的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危机。这个危机首先是由均田制的破坏开始的。从高宗、武后时起,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土地兼并剧烈,均田制逐渐被破坏,到开元、天宝之际,均田制已经彻底崩溃,形成了“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状况。由于均田制的破坏,逃户数量大增,户口数量的相对减少,使租庸调制不能继续执行,国家收入随之减少,但政府开支却越来越大,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贫富分化激烈。地主千方百计地逃避兵役,而贫苦的农民也无力负担府兵的费用,府兵制不能再承担起巩固中央集权的职责了,至天宝八年(749年),府兵制被废除,府兵改为募兵,节度使又逐渐获得了独立征兵的权力。

——摘编自傅玫《试论唐代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民国时期军阀政治的泛滥,使“军人干政”成为普遍现象,军阀或军队首领凭借武力非法干预国家政治和政府决策,而政治领导人和政府机构以及政客则成为“军事利益集团的附庸、工具或摆设”。军阀在政治舞台的角逐中往往罔顾政治规则和政治道德,进行政治投机。对军阀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盟友和敌人不是根据政治志趣和阶级观念,而是根据利害关系。军阀一般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即所谓的地盘。地盘是军阀兵源、财源和活动发展的主要空间舞台。为了获取行政权力和集团私利,军阀的地盘往往变成一个独立王国,带有极大的摆取性、保守性和排他性,绝不允许他人染指。军阀的部队一般是依靠宗族、同乡、姻亲、师生、同学等关系建立并维系的,其中宗族、同乡关系是主要因素。这就在军队中培育出一种封建性的人身依附关系。军阀为了增强自己的凝聚力,常向士兵灌输忠孝节义等思想观念,借以欺骗士兵为其卖命。

——摘编自袁文伟《论中国近代军阀政治产生的社会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藩镇割据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军阀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代藩镇割据与近代军阀割据的不同之处。
2024-03-29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