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22926735
17~18世纪,随着茶叶贸易的扩大,英国社会出现了下午饮茶并配以少量进食的做法。至19世纪,该做法逐渐演变为讲究社会礼仪的“下午茶”:女士身着飘逸的茶袍、男士身着燕尾服;并有成套配器:茶壶、滤匙、小碟、茶杯、茶叶罐、糖罐、奶盅、三层点心盘与茶匙、个人点心盘与沙漏、茶刀以及夹子等。该材料可用来说明(     
A.贸易扩大推动社会消费升级B.茶叶贸易加速茶文化大众化转型
C.英国的社会方式日益东方化D.文化伴随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6世纪中后期,西洋自鸣钟传入中国。康熙帝在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自鸣钟处”,从全国招募人才学习钟表制造技术,尝试着自己生产钟表。后来,“自鸣钟处”又改为“做钟处”,从此“做钟处”成为专门制造钟表的皇家作坊。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西学东渐”蔚然成风B.钟表得到了市民阶层的追捧
C.钟表的制造技术得以发展D.西方机器产品受到皇室青睐
2024-05-17更新 | 1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8世纪中叶,谢金銮《台湾竹枝词》载:“豆荚花开落地生,铜缸膏火万家明。秸灰犹作春畦粪,广注《周官》土化名。”落花生,台中盛产,并秸粕(花生饼)贩卖大陆,舟航不绝载。大陆近山人,买其秸以粪田。该竹枝词(       
A.证实了花生是由台湾传入大陆B.表明大陆花生种植落后于台湾
C.是研究作物传播的第一手史料D.可用于研究台海两岸经贸交流
2024-05-22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学者通过对18世纪至19世纪前期中国黄埔港往来的西方船只的数量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1779—1833年,西方国家往来广州的船只数量有了极大的增加,但法国船只数量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贸易量已明显落后于英国,相比之下英国的船只在整个西方国家来华船只数量上的占比不断增长并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  )
A.《航海条例》导致法国船只数量下降
B.法国国内革命影响海外贸易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世界殖民霸权
D.贸易成为海外殖民主要方式
2022-10-07更新 | 3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