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7 题号:5387989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理纲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下列对两人观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认同向西方学习
B.前者没有进步意义,后者进步意义显著
C.两者都与洋务运动有关
D.后者突破前者局限,探索近代化的新路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清廷中部分官员
A.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
C.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
D.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2018-04-24更新 | 5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李鸿章曾说:“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其目的是
A.系统阐释中体西用
B.剖析中国传统之弊
C.倡导培养实用人才
D.维护传统政治体制
2018-04-26更新 | 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作为一种政治势力,洋务派内部的情况十分复杂。在洋务运动中,中央的奕䜣和地方上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间有矛盾,曾、左、李等人相互之间有矛盾,老牌的洋务重臣李鸿章与后起的张之洞之间也有矛盾。材料说明
A.洋务派内部存在利益冲突
B.洋务派缺乏共同政治主张
C.地主阶级具有时代局限性
D.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
2019-04-05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