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4 题号:5503091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符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革新的社会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务实与创新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历程,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学者(顾炎武、王船山、黄宗羲、朱舜水等人)虽生长在阳明学派空气之下,因为时务突变,他们对于明朝之亡,认为是学者社会的大耻辱大罪责,于是抛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学问而学问,是为政治而学问.他们的学风都在这种环境中间发生出来。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在罗马民族崛起的过程中,求真务实成为了罗马人崇奉的重要信条和坚持的重要原则。政治方面,意大利半岛统一之前,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统一进程的加快,罗马领土和人口急剧增加,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为错综复杂,罗马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先后将公民权授予意大利本土的拉丁人。地中海世界被征服后,罗马统治者不失时机地授予了一些被征服地区公民权,以博得他们的忠诚。建筑方面,罗马人很好地遵循“坚固、实用、美观”的原则。从总体看,罗马建筑神庙、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完全从坚固和实用考虑,美观尚在其次。

——杨俊明《古罗马民族的求真务实精神》

材料三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当时领先全球的技术创新密切相关。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规》,使创新的报偿有了所有权保障。政府授予棉纺织技术的重要发明者阿克莱特爵士头衔,还奖励卡特莱特—万英镑.18世纪末,英国各地纷纷举办传授机器操作等应用科学知识的讲习所,到1850年,职业讲习所已发展到600多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工厂曾引进法国的麻织机、美国的轧棉机、德国的织席机、意大利的丝织机以及中国的棉纺织业技术等,并进一步改良.

——陈秀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条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学风兴起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王船山“为政治而学问”在思想上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种并予以阐释。①概括指出罗马统治者为有效统治被征服地区所采取“求真务实”的举措。②以大斗兽场为例,说明罗马建筑很好地遵循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9世纪英国技术创新“领先全球”的有利因素,并指出阿克莱特在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和技术创新上的成就。
2020-11-05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材料二 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股发自晚明的新思潮,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的藩篱,萌发民主性的光华。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三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判断其所谓的“异质因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潮的认识。
(3)材料三中“独特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4)结合所处的社会背景分别指出上述思想文化的差异性。
2016-11-18更新 | 5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3】黄宗羲的学问和品行堪为楷模,后人敬仰其学行,屡有纪念之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吾邑号称文献之邦,代有名贤,社祭相望,独至黄宗羲先生,尚无专祠,无以崇礼先哲、讽励人民也。先生言“天下为主,君为客”,近人目之为东方卢梭。其为学也,上承阳明,知行合一;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观乎方志之传记,著述之留遗,盖可想见其为人焉。查黄公学行风节,卓绝千古,晚清之季,从祀文庙。姚邑为公故里,理应设立专祠。

——摘编自《余姚知事请建先贤祠宇》(1917年)

材料二县长林泽,为崇敬先贤起见,特发起组织黄社。黄宗羲先生道德文史,彪炳千秋,明社既倾,力谋匡复,其悲愤忠义之气,充塞宇内。当此学术衰歇、民气消沉之际,极宜集社崇奉,以资表扬,而昭激励。

——摘编自《余姚县长发起组织黄社》(1936年)


(1)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学行表现,指出当地人了解其学行的途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方官倡导纪念黄宗羲的动机及其时代背景。
2022-11-27更新 | 19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