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93 题号:554807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


材料三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陆九渊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循天下之公 ”                                                         

——王夫之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顾炎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孟子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影响?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宋明时期儒学又有怎样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思想影响?
(4)概括材料四中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要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认为君臣之间“利害有反”,必然要争权夺利,“上下一日百战”,因而君主必须对臣下用“术”来“探其怀,夺之威”。韩非主张从基层逐步提拔有实际经验而又经过考验的人,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官职越大,政事治理得越好,这就是“王之道也”。韩非主张:“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此必不亡之术也。”还主张:“能趋力于地者富,能趋力于敌者强,强不塞(闭塞)者王。”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之际,官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著名学者无不聚徒讲学,知识分子也把从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门径。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私家养士,培植学派。齐的孟尝君田文、赵的平原君赵胜、魏的信陵君魏无忌、楚的春申君黄歇、秦的文信侯吕不韦,门下食客动辄几千人。这些食客中,有各学派的士,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游说,著书立说。于是,各学派之间互相诘难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
2021-11-06更新 | 1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的是教育和学术领域发生的变化。王官之学衰落代表的是旧学术的退场,私学兴起则包含着新学术的酝酿,私学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材料一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

(3)据材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2018-11-20更新 | 1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思想进步不断推动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社会变动最为激烈的时期,各种不同的思想在互相批评中不断融合,创造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观点一:“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克己复礼为仁”观点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观点三:“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外,动无非法。”


(1)以上观点分别代表了哪些思想派别?依据材料简要归纳各派别提出的主张。
(2)这种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020-04-03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