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56542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之人文主义,应推孔子之学说,“孔子首先肯定人在宇宙中是最高贵的东西。我是人,唯有人有‘我’的自觉。……其精义所在,则为特别提出一个‘仁’字,作为奠定人伦基础和道德规范,故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也’。举凡一切可以使人成为更完美的说法,便是人文主义;讨论使人成为更完美的思想,便是人文思想。”

——《人文主义》

材料二从智者出发,古希腊哲学家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与古希腊关于“人文主义”论述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与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的不同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强大的根基,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和伦理观念中无不打着其深刻的烙印。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的内容。

人物主要思想主张对儒学发展影响
孔子
董仲舒
朱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

“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中国的启蒙》

(2)结合中国近代相关史实,说明“孔子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与“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

(3)谈谈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孔子和儒学?

2017-03-07更新 | 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认为,“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榖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明代顾亭林也说:“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尊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在这种战争硝烟味极浓的政治环境中,孟子向统治者推行以德化人的“王道”理论势必行不通。

——摘编自肖观梅《浅析孟子政治思想在战国不被重视的原因》

材料二   赵宋王朝依靠文人,大兴科举,平民士人因此而崛起,具有了强烈的自觉意识,逐步走上了政治舞台。宋代自开国创制以后的几十年里,社会积弊很深,政治气氛越来越消极。同时统治者借佛、老思想粉饰太平,以佛、老那种清静、无为来为他们的因循守旧作辩护。这种不思进取、无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社会事实,促使有忧患意识的儒者同时发出了辟佛、老和改革政治的呼声。唐末五代是人欲炽盛、天理不存的时代,士人无耻,学风不正,有识之士多认为惟有重振儒学才能磨砺士气,重建道德。因此,复兴儒学是解决一切难题的唯一途径。

——摘编自叶平《北宋儒学复兴的社会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子政治思想在战国时期不被重视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认识。
2022-03-02更新 | 2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材料三:事在四方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三,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2019-03-29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