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4 题号:57663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些制度?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初分封形势


材料二   中国地方历代行政区划沿革表(部分)

时代地方行政体制
郡、县
(州)郡、县
道、州、县
路、州、县
省、路、府、州、县
省、府、县
省、道、府、县
民国省、道、县
现代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县


(1)写出材料一中封国①(深入东北最远的姬姓贵族封地)的国名。并结合所学,指出分封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诸侯所享有的权利,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制度创立的时间及其在中国制度发展史上的意义。
2019-12-28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在实力上并不如商朝,在征服商朝以后,必然面临着如何统治一个庞大国家的严峻问题。西周初建之际,中原地区出现了范围很大的权力真空,这就给周初实行大分封提供了方便条件。在夏商两代的千年统治中,名义上是版图广阔的大国,而实际上众多百姓仍被分割在一个个小国(包括诸侯国或臣服方国)里生活,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小差异,在不同的小国族之间,心理上也有一定隔阂,当时实行分封制,容易为社会所接受,有利于巩固新兴的政权。

—摘编自胡章华《浅论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材料二   周天子通过同姓诸侯强化了对华夏地区的政治控制,异姓之人在此难以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更不敢轻易造反。从国家政治的角度看,直接受封的诸侯必须奉天子为共主,接受王室的行政领导;就家族关系而言,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周天子即是同姓诸侯群体的最高家长——宗主,诸侯在封国内则是由其子弟构成的中小贵族的宗主。在此政治格局之下,天子与诸侯之间,是君臣而兼家长与子弟的双重关系,国事也就是王族的家事。

—杜成安、高桂荣《分封制的完善与宗法分封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和诸侯承担的义务。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代分封制实行的意义。

2018-09-29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矣。……谓汉族统一中国,封建之制,实有功焉。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        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三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材料二中横线应填入什么制度?该行政区划为何“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行省制的意义。
(4)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2019-05-22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